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反思单元 我们也在找证据 【教学分析】 本单元是本册教材的反思单元,也是一年级科学教材的结束单元,是在前面几个探究单元活动的基础上,对“制订计划”“搜集证据”两项探究要素的学习经历进行回顾反思,其中更侧重培养的探究要素是“搜集证据”。本单元知识目标方面没有具体的要求。【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地图上的发现》,知道魏格纳是怎样研究的。 2、回顾自己搜集证据证明猜想的经历,初步了解一些搜集事实与证据的方法,养成尊重事实、如实讲述事实的习惯。 【教学准备】 1、材料准备:若干印有火车头、火车车厢的图卡等。 2、PPT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阅读科学家故事。 师: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出示PPT) 阿尔弗雷德·魏格纳(1880~1930)德国科学家,大陆漂移学说的创始人。 (补充知识:大陆漂移学说) 师:播放PPT,讲述《地图上的发现》的故事。 1. 提问并组织交流:魏格纳是如何研究的? 2. 组织学生情景再现,指导学生使用四环节描述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3.引导学生会用“作出假设”、“制订计划”、“搜集证据”、“得出结论”等词语描述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过程。 (二)回顾自己本学期的探究经历 师:我们也有过这样搜集证据证明自己猜想的经历吗? 1. 本学期,我们经历了和科学家类似的哪些科学研究活动? 2. 这个活动中,你提出了哪些观点?是怎么证实的? 学生小组活动,相互交流。 师:谁来分享一下你的想法呢? 生1:实验时我发现水面上浮了一层油花。 生2:我看到盐在水里“消失”了。 生3:我尝出糖水是甜的。 生4:这些事实证明,有的物质可以溶解在水里,有的不能。 …… 小结:科学猜想需要事实和证据来证实。综合利用感官或者工具可以帮我们观察、搜集到更多事实和证据。 (三)制作“证据小火车” 师: 看来不管是大科学家还是我们,要证明自己的猜想,都需要搜集到足够的事实和证据才行。 PPT出示并宣读活动规则: 1.观点写在火车头上; 2.搜集的证据写在火车车厢上; 3.选择观点、证据一致的火车头和车厢连在一起。 (组织比赛活动:比一比“谁的火车长”。) 生:大陆漂移学说--大西洋两岸的蜗牛简直一模一样!还有相似的岩层和古生物化石 生:植物生长需要水--浇水的吊兰长出了新叶,不浇水的吊兰死掉了…… 生:… 【教学反思】 本课以“地图上的发现”故事引入,通过对科学家探究经历的分析和情景再现,使孩子们感受到科学家研究问题的过程似曾相识,从而引发他们对自己搜集事实与证据的经历进行反思与回顾。但是由于时间相对较长,孩子们回忆的难度较大,容易集中在一个探究经历上。在后续班级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带领孩子翻阅自己以往的活动记录,尽量避免“回忆盲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证据小火车”的制作把孩子们的经历可视化,更符合低段孩子爱涂涂画画、剪剪贴贴的天性,作为本学期的成果展示,得到了多数孩子的认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件网) 新大象版科学一年级下册 我们也在找证据 反思单元 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地图上的发现》,知道魏格纳是怎样研究的。 回顾自己搜集证据证明猜想的经历,初步了解一些搜集事实与证据的方法,养成尊重事实、如实讲述事实的习惯。 1. 2. 新知导入 阿尔弗雷德·魏格纳 (1880~1930)德国科学家,大陆漂移学说的创始人。 新知讲解 阅读故事 阅读: 地图上的发现 新知讲解 作出假设 大西洋两岸的轮廓这么吻合,难道真是一块大陆裂开的吗? 新知讲解 制定计划 从哪些方面来证明呢?首先,可以对比一下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