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西汉对西域的管理等基本史实,思考和认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 识读《敦煌壁画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丝绸之路路线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张骞为报效祖国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 难点: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比较法、问题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2分钟): 同学们,今天是个很特别的日子。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许多事情,但是对中国而言最重要就是四十年前我们伟大的党召开第十一届三中全会,正是在这次会议上,我国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2013年,我们的国家首次提出了一带一路的伟大倡议,它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延续与发展,它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升级版,那么一带一路倡议是依据什么提出来的呢? 接下来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 播放视频 46秒。 视频中习总书记所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正是根据中国古代丝绸之路所留下的宝贵启示。那么两千多年前的丝绸之路究竟是如何开通的?它又有着怎样的魅力在今天还在吸引着世界的瞩目。让我们开启今天的学习之旅,走进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展示学习目标、重难点 思(10-12分钟):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尝试勾画关键词。 4分钟。 好,请组长分发导学提纲,预习过程中的疑问请同学们及时记录下来。6分钟--8分钟 【导学流程】 一、基础感知 1.阅读第1目“张骞通西域”,完成以下问题。 (1) 结合第1段,说出西域的地理位置;指出汉武帝派使者出使西域的目的: 。 (2)结合第2段,知道汉武帝时期, 年, 出使西域。 (3)结合第3段,知道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时间: 年。 思考1:讨论张骞出使西域的背景。张骞出使西域过程中会遇到哪些艰难险阻?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哪些优秀的品质? 2.阅读第2目“丝绸之路”,完成以下问题。 (1)结合第1段,知道丝绸之路的起点 ;认识丝绸之路的作用。 结合第2段,知道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 思考2:如何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史上的地位? 3.阅读第3目“对西域的管理”,完成以下问题。 结合第1段,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标志: 。 结合第2段,知道东汉派班超经营西域的史实。 二、探究未知 通过自学,你还有哪些疑惑?试写出1-2处。 完成导学提纲后: 议(6分钟):请组长组织组议。 展: 预设展:我们先来解决本课重难点。(5分钟) 思考1:讨论张骞出使西域的背景。说说张骞出使西域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艰难险阻?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哪些优秀的品质?(课件展示思考问题及张骞拜别汉武帝壁画图、张骞通西域路线图) 学生展示。 师:同学们的回答非常精彩,老师也对这个问题的答案进行了归纳,同学们基本上都回答出来了。 好,再来解决第2个问题。 思考2:如何认识丝绸之路在中西交流史上的地位 (课件展示思考问题及丝绸之路路线图、西域与中原的物产交流图) 学生展示。 师:说的非常好,而且还把老师事先准备好的图片都使用上了。 同样的,我们也来看看老师对这个问题的归纳。 自由展:好,同学们对本课还有哪些疑问?谁提问? 评:相信同学们还有许多好问题,那么我们把这些精彩留待课后继续探讨。现在我们一起来梳理本课的知识点及一些需要注意的。 首先是易错点: 在预习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同学将“张骞”的“骞”字写错了,正确的写法应是XX(板书)。 读音: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是为了联络 “大月氏” 夹击匈奴,这个国家名称是读XXX(板书)。 再来是本课历史图片的掌握 1.《张骞拜别汉武帝图》,看到这张图片,同学们要很快联系到什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