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043845

湘教版高一美术选修:美术鉴赏 第一单元 第一课 什么是美术作品(1)(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10-15 科目:美术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5次 大小:142357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美术,什么,教案,美术作品,一课,教版
  • cover
课 题 美术第一课:身边的美 年 级 高中一年级 学 校 姓 名 学习领域 美术鉴赏 课 时 1 学情分析 学生刚进入高中学段,对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因陌生而新奇,也因新奇而恐惧。 大部分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没有能接受到系统的基础的美术教育。有的学生甚至对于美术教育是一片空白。 长时间的应试教育的结果,使学生的知识面很狭窄,教学方式也很单一,学生的所谓学习是以被动做作业为主。 教材处理 教材的原题目《什么是美术作品》,以“美”字出发,从历史的演变、文化的传播等多方面展开,用了大量的美术所包括的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等方面的图片资料,阐述了美术作品的基本含义。 《美术鉴赏》图文并茂,精美的教材很有吸引力,确实是一本好看的书。学生们的预习就是仰视大师,主动的浏览了第一课, 美术鉴赏既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怎么样用审美的眼光来感受身边的事物,才是美术鉴赏的真正重要的意义。于是,我按照教材的思路,立足于我们的校园,重新收集整理校园的环境图片及学长的作品,制作成课件。把这节课的视域,很接地气的定位在我们的 “身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大致理解美术作品的基本涵义。 2、学生从自己的审美角度出发来看待世界和事物,并把自己对某些特定事物的看法和感受表达出来。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和思考,理解美术作品独特的表达方式和作品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认识身边的美术作品,形成良好的审美习惯和方式,也促动学生对三年高中生活来一个完美规划。 教学重点 对美术作品含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 难点在于以审美的眼光,认识和感受身边的事物。最终需要落实到“美的享受和美的启示”这个基点上来。 导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你需要 PPT、范画若干 预习《美术鉴赏》第一课 导学 体验引入 【任务】 图片观察、回忆感受 【流程】 1、学生观看图片。从春暖花开到白雪皑皑的四季美景;从湖边的绚烂晚霞到山峦的静谧晨光;从鲜花水果到鸟兽鱼虫;从细微的细胞切片到浩瀚的神秘宇宙。这些大自然的多彩的视觉信息,让我们感受了丰富的美的享受,也让我们产生了追求美的许多遐想,为我们的探究和创造提供了无限空间。 2、学生讨论和描述自己爱美的一些行为和感受。 【评价】积极表达,语言组织真切,有条理 教师总结:喜欢美,感受美,追求美,从外到内塑造自身完美。 走进校园 初识美术 【任务】 欣赏学校大门,初次感受艺术视角 【流程】 一、PPT展示图片《汉川一中校门》 二、学生讨论和分析校门的构成形式,并分别发表自己的观感。 三、老师归纳小结:这个每天都能看得见的石头、砖墙、钢筋和玻璃,站着在说话,告诉你怎样做一个合格一中学生。它其实就是一件美术作品。 【评价】积极讨论,逐步引导到由简单的看变成用心观察★ 导入课题 教师总结:它就是用了一定的物质材料,使用一定的艺术手段,创造出这种我们看到(可视的艺术)的形象。它是一设计师的一种主观创造,它借此表达着期待和希望,让我们从中获得精神力量。 导学 走近美术 牵手身边大师 【任务】 对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这四个方面的美术样式初次认识,来接受和理解美术的含义。 【流程】 一、以教学楼为例来分析建筑; 二、以校园雕塑和浮雕壁画为例,接触雕塑; 三、以原美术生的作业和获奖作品为例,介绍绘画; 四、用我们身边的衣食住行的举例,来理解工艺美术。 【评价】材料丰富,条理清晰,过渡自然 自我感受 关于建筑 教师引导:通过找形状,看颜色观察教学楼,给你什么感受的呢? 为我校量身定制的教学楼用到蓝白两色,窗户用方圆两型。 学生感悟:告诉我们“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 带疑欣赏 关于雕塑 教师引导:从形态联想,这尊校园雕塑的观感如何呢? 一个东西放在进入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