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066366

冀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5.探索焦点透视》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11-13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2次 大小:522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5.探索焦点透视,教学设计
  • cover
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名称 新授课 探索焦点透视 执教者 课时 第1课时 所属教材目录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课 教材分析 本课重点研究透视的几种常见类型,了解透视是指在平面上再现空间感、立体感的方法。透视的基本规律是:近大远小。同时也要让同学们明白透视是一项了不起的发明,假如没有透视,现代意义上的绘画就无从谈起。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空间想象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较弱,需要结合图片以及对真实场景的观察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和思考的兴趣,让学生们多观察,多思考,多比较,让学生们在亲身体验中感悟、领会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透视产生的基本规原理。发现景物的透视现象,总结透视规律。通过学习焦点透视,能区分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欣赏图片创设问题情境,导入主题,采用问答法得出结论;讲解重点,并采用分组讨论法探究加深知识的理解;摆实物(石膏几何体)多角度认真观察比较;练习法,随堂巩固练习,锻炼动手能力,造型能力;评价法:学生自评与互评,对画的好的及时鼓励,有错误的马上纠正,加深知识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懂得焦点透视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拓展思维空间,提高对艺术的理解。在学习中感受空间透视的真实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表现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焦点透视的基本规律,区分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 难点 通过对透视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能独立完成简单的透视图。 教学策略与 设计说明 焦点透视的探究和理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想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焦点透视的规律,我在课上利用大量的照片和真实的石膏几何形体,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中认识理解透视,通过启发学生发展创造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在自由创作过程中能收获知识,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表现等几种方法相结合穿插在教学中。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3分钟课堂40分钟 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好教具,石膏几何形体(正方体),提前打开多媒体,检查同学们的工具准备情况,按课堂常规做好。启发导入课件出示一组图片请同学们观察提问?这是我们绘画中的什么现象? 这种现象有什么规律?导入本课探索焦点透视,并板书课题探索新知讲解透视是一项了不起的发明,并介绍西方艺术家研究透视的过程和历程 。简单介绍透视现象的分类检测学生预习成果对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理解(抽查两组) 4.结合图片讲解一点透视、两点透视,同时出示石膏几何形体(正方体),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并请不同位置的同学回答在自己的位置上能够看到正方体的几个面?分别是那几个?5.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两组照片(正面和侧面图分别运用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问题:运用所学的透视知识比一比,同一建筑有何不同? 分组讨论,并请代表发言 6.知识延伸三点透视,并结合图片讲解7.欣赏焦点透视手绘图片课堂活动用半透明的纸蒙在有明显透视现象的照片上描摹物体,研究透视,可参照课本第五课和第十四课图片。播放轻音乐安静的午后教师巡视辅导。学生展示评价仔细观察笔记你身边的立体物或场景,用线描的方法把它描绘出来,探索总结透视规律播放轻音乐秋日的私语教师巡视辅导学生展示评价教师总结课堂总结 回顾本节课内容:一点透视两点透视 三点透视 学生清查自己的学习工具,并放到桌上摆好观察、并思考发现这是绘画中的透视现象观察发现石头凳子近处的大远处的小,近处的实远处的虚,道路近宽远窄,路灯近高远低学生认真学生代表发言讲解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侧黑板展示学生们认真观察几何形体,调动学习兴趣,每个组成员积极参与,学生们积极展示各组积极讨论,认真观察,总结透视规律学生认真学生积极探索焦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