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099632

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三单元8《拿来主义》课件(26张PPT)

日期:2025-04-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4次 大小:10288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1-2022,PPT,26张,课件,拿来主义,单元
  • cover
(课件网) 拿来主义 鲁迅 · 如果你是王多鱼,你该如何选择? 接受挑战,继承遗产,尽情享乐。 怕来路不明,引火烧身,转身离开。 担心金钱腐蚀梦想,拒绝继承。 孱头 昏蛋 废物 自主研读 阅读《拿来主义》第8段,深入理解鲁迅先生批判的三种态度。 孱头:“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 昏蛋:“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 废物:“欣欣然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 害怕逃避 不假思索,全盘否定 全盘肯定 对待新事物的三种误区 思考问题(一) 那么,面对这种抉择时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阅读第9-10段,完成问题。 先占有,后挑选(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鱼翅:吃掉 鸦片:送到药房治病 烟枪、烟灯:送一点进博物馆,其余全部毁掉 姨太太:各自走散 食用价值 药用价值 警示价值 毫无价值 思 考 观点探寻 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拿来主义) 观点 思考问题(二) 1.作者提出“拿来主义”的必要性是什么?根据文章1-6段,简要概括 。 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 后果 打破国门,沦为乞丐 2.“闭关主义” 和“送去主义” 的实质是什么? 所谓“闭关主义” ,就是盲目地排外;所谓“送去主义”就是民族投降主义。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当时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的东北三省后,妄图进一步占领华北地区,而国民党政府却对外出卖国家领土,对内实行反革命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文化界的反动文人打着发扬国光的幌子,掀起了一股复古主义的逆流,企图以此来抵制革命文化传播和发展。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做洋奴,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遗产。 为了打击敌人,澄清在对待文化遗产这个问题上的种种错误思想和观点,鲁迅写了这篇杂文,阐明了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正确主张。 杂文 杂文是一种文艺性政论文,主要指“五四”以来,那种精辟、犀利,带有浓烈的文艺色彩的议论文章。鲁迅最杰出的是杂文,其创作的杂文“象投枪,象匕首,直刺向黑暗势力”。 作品介绍 杂文集:《且介亭杂文》《华盖集》 《坟》《二心集》《而已集》 《南腔北调集》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 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佳作评析 假如你是周树人的老师,请从文章构思和语言特点两方面举例点评周同学写的这篇《拿来主义》。 要求: 1.前后位组成小组进行评析; 2.时间为6分钟; 3.每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展示评析成果。 文章结构 拿来主义 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 破 立——— 拿来主义 破 立———拿来 孱头———害怕逃避 昏蛋———全盘否定 废物———全盘吸收 占有 挑选 创新 先 破 后 立 (驳论文) 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举出送古董的例子,论证了国民党政府奉行的“送去主义”。 比喻论证:用“大宅子”来比喻文化遗产,用“鱼翅”“鸦片”等比喻文化遗产中的几个部分,化枯燥为生动,论证了我们继承文化遗产时应“运用闹事,放开眼光”。 类比论证:将尼采自诩为太阳,只知给予而不知取得,最后发了疯的事例进行类推,论证国民政府如果只知道“送去”不知 “拿来”,终将也会“发疯”。 对比论证:文章8、9段一正一反,有力地论证了该如何“拿来”。 因果论证:即因为那样的原因,可以顺势得出这样的结论。 语言特点 生动形象 “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磕头贺喜”虽是寥寥四字,却用词极为精当,生动地描摹出了“送去”者沦为乞丐后的那种点头哈腰、摇尾乞怜之状,可怜又可憎。 风趣幽默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 汉语群中突然出现一个外来词,客观上就有一种幽默的效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