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必修下册第一单元·单元写作任务 从字面上来说,这是一个动宾结构,动词中心语是“阐述”、宾语中心语是“观点”,“观点”前有定语“自己的”这个限定词,也就是,观点不仅要有,而且是自己的。 阐述 (自己的)观点 写文章时,要懂得阐明自己的观点态度,并力求使他人信服、接受。否则便失去了写作的意义,文章的价值也无法体现。 写文章时,要懂得阐明自己的观点态度,并力求使他人信服、接受。否则文章的价值也无法体现。 目录 如何拥有自己的观点 第一部分 如何阐明自己的观点 第二部分 如何拥有自己的观点 【第一部分】 观点是一篇文章的统帅和灵魂,观点的正确、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一篇文章的成败。针对某个问题,确立自己的观点,就是要让人了解你的写作意图,知道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观点。 阐述自己的观点,首先得把观点想清楚,“想”是“写”的前提。写之前,把要表达的观点梳理一下,看主要针对什么,解决哪些问题,观点是否正确,有没有说服力。有时还要设身处地想想读者对自己提出的观点是否能接受,如何才能以理服人。只有预先“想明白”,下笔才能“说得清”。很多时候,文章观点含糊不清,牵强附会,很可能是因为自己事先没有“想明白”。 1.提出:从没有观点到有观点 看主要针对什么 看解决哪些问题 2.提升:从有观点到有好的观点 精准 能解决问题 有说服力 3.树立假想敌 通过梳理假想敌,让观点更完善、更无懈可击。 适当转换看问题的角度,客观分析他人的观点,只要这些观点有合理之处,就应坦率承认,并考虑加以吸收。 1.透过现象看本质 打蛇打七寸,写作思考时一定要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看到它的内在本质,在此基础上,才能纲举目张,梳理出相关的问题。 2.多角度思考顾全面 逻辑性讲究严密性。看硬币就要看到硬币对两面,还要看到它的侧面,这样,才能看到它对整体。面对一个论题、现象,要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发现矛盾,这也是辩证思考的基础。 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诠释法。诠释不仅可以用来解释概念、定理、定律等,也可以用来解释事物或事理的性质、特点、功用和原因等。 2.诠释法 定义是对概念内涵和外延最精准对阐释。如: 理想,是对未来事物对美好想象。 美,是指能引起人们美感的客观事物的一种共同的本质属性。 1.定义法 2023年新课标I卷: 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赓续华夏篇章,共书人类光芒》的开头: 在无垠的宇宙时空里,我们这颗蔚蓝星球曾诞生了无数或壮烈或激昂或烂漫的故事,寰宇的群星用它们闪烁着的光芒,呼应着无数的人类群星闪耀时刻。故事,总是用难以名状的澎湃力量,在无数个看似平淡的日夜轮回里,激荡着每个人的胸怀。 本文的标题和开头针对材料非常清楚地展示了考生所要论证的中心,开门见山,观点明确,便于阅卷老师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023年上海卷作文: 一个人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仅仅是因为好奇心吗?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 自拟题目;(2)不少于 800字。 课堂练习:快速审题立意,提出自己的观点 示例1.探索陌生世界既需要好奇心,还需要主观能动性 示例2.探索陌生世界,不皆出于好奇心 示例3.探索陌生世界也是成就自我的外在表现 如何阐明自己的观点 【第二部分】 (1)对观点作充分的解释、论证。要仔细推敲观点内在的逻辑结构,以此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