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13929

夏感 (4)

日期:2025-05-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4次 大小:18973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夏感
  • cover
课件36张PPT。四 季 春满园春色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秋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夏感梁 衡你心中的夏天是怎样的呢? 缤纷夏日 让我们回忆、背诵一下有关夏的诗吧! 下一幅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唐·高骈《山亭夏日》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宋·赵师秀《有约》   夏季是热情奔放、激情飞扬的季节,火辣辣的太阳赋予了它火一般的激情,蓬勃生长的万物赋予了它生命的活力。如果说夏是一条小溪,它流淌的是收获的喜悦,它流淌的是播种的希望;如果说夏是一首歌谣,它吟唱的是童年游戏的欢乐,它吟唱的是青春搏击的精彩。夏天到处是诱人的风景,到处是蓬勃的生命,到处是忙碌的人们。让我们踏着夏的紧张、热情、急促的旋律,与作者梁衡一起来一次夏天的旅行吧!梁衡,1946生,山西霍州人. 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有散文集《夏感与秋思》《只求新去处》《人杰鬼雄》《觅渡》《当代散文名家精品文库———梁衡卷》曼逸你会读吗?你会写吗?宰涩走进夏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画面。 2、在刚才的朗读过程中,你捕捉到了哪些画面?这些画面突出了夏天的什么特点?走进夏 3、课文第二、三、四段中,作者是如何紧扣夏天的特点观察、描绘的?选择了哪些富有夏天特征性的景物? 4、作者为什么不歌颂春花秋月,而要赞美这充满紧张、急促旋律的夏天呢?诵读指导想象文中的画面读出节奏 读出感情一、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夏天景致的? 2、夏天的色彩 3、夏天的旋律1、夏天的自然景象实写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林带上的淡淡绿烟、轻飞漫舞的蜂蝶、烦人的蝉儿、火红的太阳、翻滚的麦浪、浮动的热风、麦子的香味……视觉、听觉、嗅觉。虚写炉子上的一锅水、海湾涌着一艘艘的舰船。幻觉2、文章以“夏”为题,为什么只写自然之夏和农人之夏?研读探究作者写作的视野只在乡野,因为乡野景象更有季节特征,农人的夏季劳作更为紧张、繁忙。3、写夏景为什么把麦子作为重点来写?成熟的麦子是最能体现夏天特色的,同时,它又是农民辛勤劳动的结晶,可为下文歌颂农民作铺垫,另外写麦浪更能突出夏天热烈的特点。4、为什么把夏天的色彩与春天、秋天的色彩进行比较?为了衬出夏天的金黄色,它象征着收获已有而希望未尽,更能突出夏天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更能显出夏之蓬勃的生命力。下一幅5、文章是怎样表现夏天紧张、急促的旋律的?研读探究主要通过农民劳作的景象来展示。一写农民劳作辛苦,二写农民紧张忙碌。6、作者为什么不歌颂春花秋月,而要赞美充满紧张急促旋律的夏天?作者写夏天,除赞美夏季外,主要在于歌颂劳动,赞美辛勤劳动的农民。 四、农民的辛勤体现在哪里? 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 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 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 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1、首段和末段在文章中各起什么作用?首段概括夏季总体特点,领起下文。 末段既总结上文,又顺承上文的写景而抒情。精读课文2、3段,揣摩语言。挑选语段中你最喜欢的词语或者句子,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品味夏品味句子  ①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 一样,②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③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①比喻句,具有视觉效果,化抽象为具体地突出了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