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二氧化碳(2) 1.空气成分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D ) A.氮气 B.氧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2.鲜鸡蛋呼吸时会排出二氧化碳,下列物质能在蛋壳表面形成难溶性保护膜,因而可作为鲜鸡蛋保鲜剂的是( C ) A.稀盐酸 B.稀硫酸 C.石灰水 D.食盐溶液 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 B ) A.二氧化碳跟水反应生成碳酸 B.二氧化碳跟石灰水反应有难溶于水的碳酸钙生成 C.二氧化碳跟石灰水反应有氧化钙生成 D.石灰水的溶解度变小了 4.人们在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前要进行灯火试验,其原因是地窖中的空气与外部空气相比( D ) A.不含有氧气 B.氧气的含量高 C.全部为二氧化碳 D.二氧化碳含量高 5.下列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无明显现象的是( C ) A. B. C. D. 6.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C ) 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 B.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观察二氧化碳的颜色 C.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证明二氧化碳溶于水得到的溶液显酸性 D.将呼出的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可以看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7.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用途中,既与它的物理性质有关,又与它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B ) A.生产化肥 B.用来灭火 C.制造舞台云雾 D.干冰用作制冷剂和用于人工降雨 8.小科同学为了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点燃两支短蜡烛,然后沿烧杯内壁倾倒二氧化碳,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观察两支蜡烛的变化,写出实验现象:__下面的蜡烛火焰先熄灭,上面的蜡烛火焰后熄灭 __。 (2)这个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__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__的性质。由此写出二氧化碳的一种相关用途:__灭火 __。 9.将少量的某种无色的碳酸饮料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是( A ) A.先变红后变紫 B.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 C.先变无色后变红色 D.先变蓝后变紫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充满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则该瓶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B.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某无色溶液中呈现红色,则该溶液中一定有二氧化碳 C.将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敞口放置,石灰水表面会有一层白膜生成 D.人与动物的呼吸是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植物的呼吸相反,是吸进二氧化碳,呼出氧气,所以树林中空气新鲜 11.如图是验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用一根铁丝穿4片干燥紫色石蕊试纸按图示将稀硫酸和水滴到相应的试纸上,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已知稀硫酸是一种酸溶液)( B ) A.图中1、3变红,2、4不变色 B.实验证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C.1和2现象证明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1和3现象证明3中产生某种酸 12.鉴别集气瓶中的空气、氧气、二氧化碳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 D ) A.将气体分别通入蒸馏水中 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13.如图所示,经数小时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假设:①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过程中小白鼠的生命活动;②瓶口密封且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③氢氧化钠溶液可完全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A ) A.A处上升,B处下降 B.A、B两处都下降 C.A处下降,B处上升 D.A、B两处都不变 14.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已知氮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该装置气密性良好,锥形瓶中放入的是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具体操作:①从a端通入二氧化碳;②从a端通入氮气;③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④从b端通入二氧化碳;⑤从b端通入氮气。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最合理的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