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160372

【教案】5.1.2第一节 第2课时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与地方性分异规律 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5单元 自然环境的特征

日期:2024-06-0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29次 大小:189337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规律,教版,自然环境,单元,必修,选择性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单元 自然环境的特征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第2课时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与地方性分异规律 课标要求 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素养解读 1.结合图表资料,运用综合思维掌握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特点与表现。2.在实地考察中提高地理实践力,了解地方性分异的特点及原因。 逐点探究(一)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关键能力] 1.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1)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数量多少的因素 (2)垂直带谱分布特点 ①同一自然带在山地阳坡的分布高度高于阴坡;迎风坡高于背风坡。 ②纬度低的高大山地自然带数量要多于纬度高的山地。 ③山地雪线高度与气温、降水、地形的关系。 2.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判读 分析基带类型 由基带类型可推知山地所处的气候区 分析带谱的丰富程度 一定高度的山地,自然带带谱越丰富,说明山地所处的纬度越低 分析同一自然带在山地不同坡向分布的高低 一般情况下,同一自然带在向阳坡、迎风坡分布的海拔较高 分析雪线在不同坡向分布的高低 雪线较低的往往为迎风坡 [知识拓展] 雪线与林线 (1)雪线是永久积雪带的下限(雪线以上气温在0 ℃以下),影响雪线高度的主要因素有气温、降水、地形、坡度等。 (2)林线是森林带的上限海拔。林线高度受热量和水分的共同影响。气温高、降水多,则林线高;气温低、降水少,则林线低。 [学科素养] 材料一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材料二 喜马拉雅山脉,位于青藏高原南巅边缘,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南坡从海拔仅2 000多米的河谷上升到8 000多米的山峰,河谷的水平距离不过几十千米,自然景象却迅速更替;低处温暖湿润,常绿阔叶林生长得郁郁葱葱,形成常绿阔叶林带;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递减,喜温的常绿阔叶树逐渐减少,以至消失,而耐寒的针叶树则逐渐增加,在2 000 m以上为针叶林带;再往高处,热量不足,树木生长困难,由灌木林代替森林,出现灌木林带;在4 500 m以上为高山草甸带;在5 300 m以上为高山寒漠带;更高处为高山永久积雪带。北坡气候干寒,降水量少,自然景观垂直分布的层次也比南坡少得多。 [思考探究]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种现象反映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 提示:这种现象反映了地理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2.珠穆朗玛峰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一样吗?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 提示:不一样。随着山地海拔的增加,气温和降水随之发生变化,在不同高度产生了不同的水热状况组合,形成了山地垂直气候带。受气候影响,不同高度出现不同的自然景观。 3.珠穆朗玛峰南北坡的基带有何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提示:珠穆朗玛峰南坡基带为常绿阔叶林,北坡基带为高山草甸草原。因为南坡山麓海拔较低,气温较高,降水较多,属向阳坡。而北坡山麓具有高寒气候特征,不适宜森林生长,只发育高山草甸草原。 4.比较珠穆朗玛峰的北坡和南坡,垂直自然带谱的复杂程度有何不同? 提示:南坡海拔低、相对高度大且降水较多,垂直地带分异明显且自然带谱比北坡复杂。 [训练评价] 读某山地等高线、等温线、雪线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该山地南坡属于(  ) A.阳坡和背风坡     B.阴坡和背风坡 C.阴坡和迎风坡 D.阳坡和迎风坡 2.图中甲、乙间分布最广的自然带可能为(  ) A.高山草甸 B.高寒荒漠 C.针阔叶混交林 D.高山针叶林 解析:1.D 2.A 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7月多年平均气温3 ℃等温线在南坡海拔较高,可知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再根据雪线的高度可知,南坡雪线低于北坡,故南坡应为迎风坡。第2题,甲、乙间7月多年平均气温大约为3~7.2 ℃,地处背风坡,降水较少;气温虽低,但可生长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