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162705

粤沪版八年级及物理下册7.3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第一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课件(共54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8次 大小:35886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一,怎样,54张,课件,定律,牛顿
  • cover
(课件网) 沪粤版·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运动和力 第3节 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 第1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 1、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2、牛顿第一定律。 学习目标 从以下力学现象中你有什么发现 F 对静止的课本等文具施加一个水平方向轻轻的拉力,课本等沿水平方向运动,撤去拉力后,课本等停了下来。 那么,力与运动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呢? 导入新知 新知一 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亚里士多德提出: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不能运动。) 探究新知 (伽利略) 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提出了怀疑,并做了一个理想实验来反驳其观点。 拓展延伸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为什么是错误的? 答:亚里士多德认为运动者皆被推动,当推一个物体的力不再推它时,原来运动的物体便会归于静止。亚里士多德在分析生活中的现象时,只考虑物体受到的推力,而忽视了摩擦阻力,其实物体停下的原因不是“没有力的作用”,而是受到了阻力的缘故,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会停下。 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小车通过的距离 此实验中,你要哪些器材要观察和记录哪些数据? 实验记录表 表面的材料 小车受到摩擦力的大小(最大、较大、小) 小车运动的距离(最长、较长、短) 小车速度减小(最慢、较慢、快) 毛纸板 棉布 木板 最大 小 较长 短 最长 较大 快 较慢 最慢 实验结论: 水平表面越_____,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_____ ,通 过的距离_____,运动时间_____,速度减小得_____。 光滑 越小 越长 越长 越慢 推理: ①阻力很小很小,运动距离_____,速度改变_____。 ②阻力为0(水平方向不受力作用),运动速度_____。 ③假如小车静止在水平面上,水平方向不受力,你认为小车的运动状态又会如何? 很长很长 很慢很慢 不改变 我们通过怎样的研究方法得到这些结论的? 研究方法:实验加推理 思考小结: 影响小车滑行距离的主要因素: 摩擦力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伽利略的观点: 例 1 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如毛巾、棉布、木板等,让小车自斜面从静止开始滑下,三次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比较小车沿水平面运动的距离。 请你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后回答: (1)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应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_____( 填“相等”或“不等”),即小车应从斜面上的_____处释放。 相同位置 相等 导引: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释放,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等; (2)三次实验中, 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摩擦阻力最大的是第_____次, 这说明小车受到摩擦阻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 _____有关。 导引:第一次是毛巾,水平面粗糙程度最大,摩擦阻力最大; 一 粗糙程度 (3)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 即小车不受摩擦阻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_____运动。  导引:通过图中小车滑动的距离可以得出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 小车不受阻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 实验+ 推理 总 结 在本实验探究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同一小车、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即保证了小车进入水平面的初速度相等,同时还采用了 “(实验)推理法”,在现实生活中运动时不受力是不存在的,所以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科学推理、概括出来的,我们把这一探究方法称为“(实验)推理法”。 思想方法 控制变量法 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和摩擦力大小、开始的速度有关。在探究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和摩擦力大小关系时,我们需要控制开始的速度相同,改变摩擦力大小,比较滑行的距离。 深度理解 对力和运动的认识的历程 亚里士多德 ( 古希腊思想家、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