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202037

6 老山界 第2课件(共26张PPT)+教案+导学案+同步练习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4次 大小:512593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老山,2课件,26张,PPT,教案,导学案
    (课件网) 老山界 陆定一 学习目标 1.了解本文所写事件的历史背景,把握文本主要内容。 2.学习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方法, 赏析文中精彩生动的语词句。 3.学习红军不怕困难、以苦为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老山界纪念陵园 第二课时 合作探究 1.课文写红军翻越老山界,为什么用了不少笔墨写有关瑶民大嫂的事?哪些词语在文中反映了她思想感情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一开始,她看到红军时,非常惊惶。经过攀谈,她才知道红军是穷人的队伍,在红军战士面前诉苦时,她哭了。当红军把“够吃三天的粮食”送给她时,她“欢喜”地接受了。 这个过程,显示了红军是为人民谋福利的军队,说明红军不但是战斗队,也是宣传队和播种机,从侧面丰富了课文的中心意思。 ①夜晚翻山的部分。(“满天都是星光”一段,“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一段。) ②半夜露宿山上的部分。(从“半夜里忽然醒来”到“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③下山部分。(从“我们一口气跑下去”到“清得透底”。) 2.找出登山过程中的三处景物描写部分。 3.说说下面的景物描写有什么好处。 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地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奇观”本来是指自然界奇特罕见的景观或景象,这里通过这一景象的奇特罕见,表现出红军队伍的宏伟气势,颂扬了红军坚强的革命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 既说明山路的曲折和陡峭,又说明有成千上万的红军战士在攀登。 4.第12段描写了红军夜晚爬山的“奇观”,第18段为什么还要继续描写红军爬山的景象?删去第18段的描写行不行? 不行。 这段描写是对前段夜景的补充,它通过作者的动作和感受(“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向下……”)进一步写出了山势的险峻陡峭,写活了红军夜晚攀登老山界时壮丽宏伟的景象,表现了红军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 5.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山峰比作巨人矗立,把山谷比作一口井。这样写既突出了山势的险峻和连绵,又暗示了红军处境的艰难。 “矗立”,形象地说明困难像拦路虎一样阻挡在面前,但是直立、高耸的老山界阻挡不了红军北上抗日的决心,也改变不了他们对长征必胜的信念。 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6.这些声音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写连续不断的细微声音,比喻战士们轻细的话语声,说明战士们被冻醒的次数非常多。 “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半夜山风之大,同时暗示了寒风刺骨。 “像山泉在呜咽”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既写出了山泉的时断时续,又暗指山势崎岖。 “像波涛在澎湃”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林木被风刮动的声音。 这些声音的特点:远、近、大、细;人声和大自然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烘托出夜色之深,夜景之美,透露出勃勃生机,洋溢着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7.课文前面讲述老山界如何之险,为何在下山的时候作者还有心情欣赏周围的景色 路上有几处景致很好,浓密的树林里,银子似的泉水流下山去,清得透底。 作者以生动的景物描写,把红军战士高昂的斗志、豪迈的胸怀、畅快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赞颂了他们顽强不屈的斗志和革命乐观的情绪,从而表现了他们的精神面貌。 品味语言。 1.男人大概是因为听到过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去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