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207273

6-4 细胞的癌变(教学案)

日期:2024-06-09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9次 大小:2849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细胞,癌变,教学
  • cover
6-4 细胞的癌变 一、知识教学点: 1、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致癌因子。 2、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从课文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2、通过对癌症的预防措施的讨论,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研究方法,养成尊重事实的研究态度和能力,以及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通过癌症的致死率高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细胞癌变的关注,从而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2、通过致癌因子的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吸烟的危害,以及增强爱护环境的意识。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美,从而感知生命的珍贵。 五、学科方法训练点: 1、结合本课内容,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2、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述能力的训练。 六、教学重点: 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2、致癌因子。 七、教学难点: 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区别。 八、课时安排:1课时 九、教具:多媒体平台 十、教学设计: (一)明确目标、重点和难点 出示本节课应达到的教学目标以及应掌握的重点和难点的内容。 (二)教学过程 导言: 〖提问〗在我们身边时常听到有关癌症的情况,就你所知,你听说过哪些癌症? 〖学生回答〗肝癌、肺癌、胃癌、肠癌、食管癌、宫颈癌、鼻咽癌、乳腺癌、皮肤癌、血癌(白血病)、脑癌、前列腺癌、舌癌等等。 〖问题探讨〗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提示。 〖提示〗1.日光浴使皮肤生发层细胞中的胆固醇在紫外线照射下转化成维生素D,可以预防佝偻病、骨质疏松症;同时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表皮细胞可以产生黑色素,保护内部组织和器官。 2.(1)尽量不在紫外线强烈辐射的时间和地点长时间进行日光浴。不同的地区由于经纬度不同,因而日照强度过强的时间长短不同。可以引导学生调查当地的紫外线辐射的情况。(2)涂上防晒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紫外线辐射对皮肤的伤害。(3)使用防紫外线遮阳伞,可以适当减少紫外线辐射。 3.臭氧层可以部分吸收紫外线。当臭氧层被破坏时,过多的紫外线辐射有可能伤及表皮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严重时可能导致皮肤癌。 〖问〗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如果出现异常将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板书〗癌细胞: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 〖问〗(分四小组,每组讨论一个问题) 1、癌细胞与正常细胞有什么区别? 2、引起细胞癌变的致癌因子有哪些? 3、细胞为什么会发生癌变? 4、怎样预防癌症的发生?与预防禽流感AI、非典型性肺炎SARS、的措施有什么不同? (教师巡查指导,待学生讨论分析后由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代表发言〗各小组组长代表发言汇报,经过全体同学的质疑和探讨后得出: 题可以带出癌细胞的概念: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值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 一、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的区别是: ①恶性增值的“不死的细胞”:能够无限增值; ②形状显著改变的“变态的细胞”:形态结构变化; ③黏着性降低的“扩散的细胞”: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使得细胞之间的黏着性减少,因此癌细胞容易在机体内分散和转移。 二、致癌因子 ⑴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指辐射,如紫外线、X射线、电离辐射等。 ⑵化学致癌因子:无机物如石棉、砷化物、铬化物、镉化物等;有机物如黄曲霉素、亚硝胺、联苯胺、烯环烃等。 ⑶生物致癌因子:如Rous肉瘤病毒。 〖练习1〗根据以下案例分析是哪种致癌因子引起的癌症? (1)二战时日本受原子弹爆炸影响,幸存居民经29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