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4.光线与视觉》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本课主要引导学生研究并理解人眼看到物体的过程中光的传播。对于人眼为什么能够看到物体学生存在许多错误的前认知。因此由一组生活中的情境来引人,可激发学生进行“连环思考”,逐步修正自己的前认知从而对人眼看见物体的光学过程提出有依据的猜想:只有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才能看到它。在“事实证据”和“处理信息”两个环节,教师需引导学生验证演示和解释自己刚刚建立的新观点并用图示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 【教学目标】 (1)探索人眼看到物体时光线的传播路径理解只有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进入人眼,人眼才能看到该物体。 (2)培养学生设计简单实验解释自己观点的能力。 【教学准备】 (1)材料准备:蜡烛、火柴、平面镜等。 (2)活动场地:实验室或教室。 (3)学生分组:4-6人为个探究小组。 【教学过程】 (1)猜想假设。 师:(出示教材上第一幅图)拉上窗帘关上电灯暗室里一片漆黑我们什么都看不到。是因为…… 生:没有光。 师:(出示第二幅图)点燃一支蜡烛,我们看到了它,这是因为什么 生:因为有一部分蜡烛光照射到我们的眼睛里,所以我们能看到它。 师:(出示第三幅图)当蜡烛被纸板挡住了,你们还能看到它吗 为什么 生:蜡烛被挡住蜡烛发出的光无法进入到我们的眼睛里所以我们无法看到它师嗯这说明了什么 生1:这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蜡烛发出的光被挡住后,我们的眼睛在影子里蜡烛的光进不到我们的眼睛里。 生2:只有物体发出的光射到我们眼睛里时,我们才能看到它 师:(出示第四幅图)现在在这边放了一块平面镜,我们通过平面镜又能看到蜡烛了,说一说为什么。 生:平面镜把蜡烛发出的光反射到我们的眼睛里,所以我们又能看到蜡烛了。 师:(出示第五幅图)现在我们之所以能看清这位同学的脸是因为…… 生:因为蜡烛把这位同学的脸照亮了…… 师:这位同学的脸自己有没有光? 生:没有。 师:那为什么能看到他的脸呢 生:他的脸反射了蜡烛的光。 师:嗯,虽然这个同学的脸没有发光但他的脸却反射了蜡烛的光这反射的光有没有进入我们的眼睛 生1:有一部分进人了我们的眼睛所以我们才能看到他。 生2:老师我有个问题为什么镜子反射的蜡烛光进入到我们的眼睛里我们看到的是蜡烛而人脸反射的蜡烛光进入到我们的眼睛里我们只看到人脸而不是蜡烛呢 师:你这个问题问得真好。有谁能解释一下 生1:因为镜子是光滑平整的而人脸不是。 生2:镜子是镜面反射能够把蜡炖的光按原来的规律一起反射过来,所以我们还能看到蜡烛的样子。而人脸凹凸不平发生了漫反射原来的光的路线被打乱了,所以我们只能看到人脸…… 师:你们解释得非常棒!所以当黑板比较光滑时会出现这种现象(出示第六幅黑板反光图)能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吗 生:光滑的黑板表面集中地把光源射过去的光反射到我们眼睛里所以看起来就白花花的一片,也就看不清黑板上的字了… 师:大家刚才的解释都很精彩!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人眼在什么情况下才能看到物体 生:物体发出光或反射光进入我们的眼中,我们才能看到这个物体。(2)事实证据。 师:刚才我们分析了图片上提供的情景我们尝试分析了人眼看到物体时光的传播路径并且提出我们的假设认为“只有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进入人眼。人眼才能看到该物体”那么事实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下面就请你们继续分组讨论如何通过实验来演示和证明这个假设。 师:老师为大家准备了手电筒蜡烛、火柴平面镜等器材大家可以自由选择,用来演示和证明“只有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进人人眼,人眼才能看到该物体”的观点。 (学生分组实验完成后进行集体汇报交流) (3)处理信息。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观察,我们证明了必须要有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进入人眼,人眼才能看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