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219940

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

日期:2024-06-1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1次 大小:18674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
  • cover
《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 执教:黄 晏 【教材分析】: 《一滴水经过丽江》是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写的一篇游记散文,是统编本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自读课文。这是一篇别具一格的游记,与一般游记作品以人的游踪为线索不同,作者化身为一滴水,以水的游踪为线索,展开对古城丽江自然风光,人文风情进行描绘,构思新颖,视觉独特。表现作者对丽江的喜爱和赞美。 【课堂设计】: 根据第五单元的单元导读,本单元的作品是要让学生了解游记的特点,把握游记的基本要素,熟悉游记的写法与多样的风格,感知文章所写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寄寓在景物中的情感,理解作者对景、对人、对事的感悟与思考,还要揣摩品味课文的语言,欣赏、积累精妙的语句,领会游记多样化的语言风格。这么多的单元目标,要在一堂课里完成,着实吃力,也很不现实。 《一滴水经过丽江》本是一篇自读课文,我想一堂课的内容,那就减少容量,浅入慢走,利用课后的“阅读提示”作为深入文本的引子,将课堂更多地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文章的“别具一格”,汇总、概括出游记的特点,写景的角度和方法。 【教学目标】: 把握一滴水经过的地方 赏析、把握作者写景的角度和方法。 【教学重点】:赏析、把握作者写景的角度和方法。 【教学难点】:赏析、把握作者写景的角度和方法。 【教学过程】: 【课前视频《一滴水经过丽江》】 导入:(2分钟) 1.同学们都知道丽江吗?听说过丽江这个地方吗?有没有同学去过? 2.你所听说或者了解到的丽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3.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也是写丽江的———《一滴水经过丽江》,她的作者———阿来。 作者介绍:(2分钟)【屏显】 阿来,1959年生于四川省马尔康县,当代作家,全国人大代表。 2009年3月当选四川省作协主席,兼任中国作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团委员。 其主要作品有:诗集:《梭磨河》 小说集:《旧年的血迹》、《月光下的银匠》 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空山》、《格萨尔王》 散文:《大地的阶梯》等 2000年,其第一部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2018年,作品《蘑菇圈》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他由此成为四川文学史上首位获得茅奖、鲁奖的双冠王。 自读寻踪:(8分钟) 这样一位作家,于2012年到云南丽江作关于藏文化边缘区的一些相关调查,当地政府邀请他写一篇关于丽江的文字。我们也就有了这篇课文。 齐读标题:一滴水经过丽江(读三遍),同学们,通过标题你读到与一般游记不一样的地方吗?(作者化身为一滴水,游览了丽江———另有一番独特的风格) 那让我们一起跟随这一滴水来游览丽江吧。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在文中找出一滴水经过了那些地方?阅读的时候,做好圈点勾划,把这滴水的游踪写下来。 再读赏景(8分) 跟随这一滴水,我们走了一遍丽江,可是同学们,你们有欣赏到丽江的景物吗?是不是为了寻找游踪,就忽略了沿途的风景呢? 那我们这一次,跟随小雨滴这个导游,来看看沿途的景物吧?请同学们快速地再读课文,找出小雨滴看到了哪些景物? 丽江的景物写完了吗?(没有)那为什么作者只写了这些景物呢?(具有代表性) 总结:写景就要写这个地方具有代表性的景点、景物,才能体现地方的特色。 拓展:如果让你写一篇游理县的游记,你会选择哪些景、哪些物来写呢? 细读赏文(19分钟) 作者这篇游记写出了丽江的美,写出了丽江特色,丽江太美,可以写的内容太多;写丽江的文章太多;其实作者写丽江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阿来曾在他的博客中记录到:“武威行后,又到丽江......不意,当地政府知道我到了丽江,邀我写一篇适合小学生读的关于丽江的文字。这是很不好写的文字,试着写了。交卷给丽江当地外,也贴在这里,聊作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