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238156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18.童年的水墨画 教案+学案

日期:2024-06-2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学案 查看:74次 大小:4832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下册,教案,水墨画,年的,三年级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三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 人教部编版 课题名称 第六单元 18 童年的水墨画 难点名称 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诗歌描绘的意境,要通过理解词语、诗句展开想象。将简短的语言与画面相结合,有一定的难度。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这首诗歌语言简短,想象丰富,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学生不能从单一的字面、画面去理解诗歌所描绘的意境,表达的情感。 难点教学方法 1、掌握重点生字词。然后让学生想象画面,感受诗歌的意境,再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让学生对诗歌的意境有更深入的理解。2、通过回忆童年趣事激发学生对童年诗歌的兴趣,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简单介绍什么是儿童诗,及儿童诗的格式,以儿童诗的特点引出课题。整体感知这组诗分别写的三处场景,分别描绘了三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知识讲解(难点突破) 3、课件出示诗歌中的相应画面,赏析诗歌。4、指导学生用不同的形式朗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味。5、思考:《溪边》主要是描绘了孩子在溪边_____的情景。.说说诗中描绘的画面。理解“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是怎样的一幅画面。.第一句诗运用了_____和 _____的修辞手法,将垂柳拟人化,将小溪比作了_____和_____,突出了小溪的什么特点?6、组织学生再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语言美。7、引导学生联系画面谈体会。8、总结出儿童诗“语言精炼”的特点,9、根据儿童诗还有丰富的想象的特点接着学习《江上》。10、指导学生朗读《江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描绘了什么场景。11、再读课文,画出你认为精彩的词句,体会其妙处。12、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合作,深入体会诗歌意境。13、思考:14、第一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什么?15、“水葫芦”借代_____的孩子;“两排银牙”写出了孩子的_____?16、引导学生读《林中》。17、课件出示雨后的松林和林中的蘑菇等图片,引导学生想象、欣赏诗歌描绘的画面。18、再读诗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课堂练习(难点巩固) 这组诗分别写了哪三处场景?分别描绘了三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动笔仿诗,抒发情感 诗里用优美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童年生活的欢乐片断,你的童年生活一定更有趣味。说说童年生活的还可能发生在哪些地方?3.续编诗歌的第四小节,体现儿童的欢乐。 小结 童年的生活是一幅连绵不断的水墨画,里面有许多值得我们记忆、收藏的场景,我们以往阅读了许多描写童年生活的文学作品,今天又学习了这首儿童诗, 请大家课外阅读其他儿童诗,丰富我们对童年生活的记忆。儿童是诗,诗是儿童。同学们,愿你们在诗一般的年华走进儿童诗、诵读儿童诗、欣赏儿童诗、用儿童诗点亮童年。童年的水墨画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溪边》。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几个画面中描绘的景象,体会儿童快乐的心情。 过程与方法 1.掌握字词,把课文读通顺,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2.根据诗歌描绘的场景展开联想和想象。 3.抓住诗歌中描绘的三个典型场景,感受诗歌意境,感受儿童可爱的形象和快乐的心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文,了解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欢乐美好,体会儿童在大自然间的天真快乐的心境。 【学习重点】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组词、造句。 2.朗读课文,背诵《溪边》,积累好词佳句。 【学习难点】 1.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展示的三个场景,理解课文内容。 2.从学习中感受儿童诗的意境,体会儿童生活的多彩与美好。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习过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