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240222

2021—2022学年人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18《游褒禅山记》阅读训练(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试卷 查看:42次 大小:67671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1,答案,训练,阅读,游褒禅山记,模块
  • cover
18游褒禅山记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父益,都官员外郎。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签书淮南判官。旧制,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否。再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通判舒州。文彦博为相,荐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寻召试馆职,不就。修荐为谏官,以祖母年高辞。修以其须禄养言于朝,用为群牧判官,请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入为度支判官,时嘉祐三年也。 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辨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于是上万言书,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收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愿监苟且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者也。”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 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至议变法,而在廷交执不可,安石傅经义,出己意,辩论辄数百言,众不能诎。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罢黜中外老成人几尽,多用门下儇慧少年。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终神宗世不复召。 (选自《宋史》,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堤堰,决陂塘 决:疏浚 B.后安石当国 当:掌管 C.众不能诎 诎:使屈服 D.人言不足恤 恤:体恤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安石记忆力超群,文思非常敏捷,写的文章非常精妙,而且口才非常好,在辩论时常常旁征博引,把对手说得心服口服。 B.王安石任签书淮南判官期满后,并没有像其他官员一样,按照惯例进献文章要求考试馆阁职务,这表现了他特立独行的性格。 C.王安石任地方官时就采用把官仓中的谷借贷给百姓、百姓秋后加息偿还等方法,积累了许多变法的经验,这体现了王安石务实的工作作风。 D.王安石很早就有变法的思想,他在当政后就推行变法,变法虽遭到了朝廷中许多官员的反对,但这并没有动摇他变法的决心。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 (2)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 (3)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君张氏,讳式,字景则。其先建州浦城人,后徙建安。盖弗仕者三世,讳汉夫者,曾祖也;讳谟者,祖也;讳希颜者,父也。父以君贵,乃赠尚书职方员外郎。知君可教,乃付家事长子,而纵君游学。及长,文辞行义为乡里所推。 天禧二年,释进士褐①,主福州闽县簿。又主南剑将乐②簿,有银冶③,坐岁课不足,系者常数百人。君籍其人,使富贫财力相兼,课遂有羡,无系者。归,以劳除开封府祥符县尉,赵稹将并州,辟军事判官。 未几,遭母夫人丧。服除,改秘书省著作佐郎、知福州古田县。耕籍田恩④,迁太常博士、知开封府咸平县。又通判饶州,狱有十数年不决者,君一言而决。会择河北吏,御史中丞举君。又以选知虔州。虔于东南州为最剧,君能镇抚之以无事。三司市绸绢十余万,非经数,君拒弗市,民以君为有赐也。又知濠、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