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520376

三《江姐》课件(共25张PPT)【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21次 大小:596775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专用,模块,基础,2023,高教,语文
  • cover
(课件网) 阎 肃 1.语言建构与运用: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边读边想,深刻领会词句的意思。 2.思维发展与提升 :能理解课文的思路,初步认识插叙的段落,懂得插叙的作用。能辨清反问句,初步理解设问句的作用。 3.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钢铁般坚强的意志 4.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不忘革命先烈的斗争业绩。 学习目标 阎 肃(1930年5月9日一2016年2月12日),原名阎志扬,男,汉族,河北保定人,肄业于重庆大学,中国著名文学家、剧作家、词作家、国家一级编剧。 1950年9月参加工作,195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6月入伍。 曾任中国剧协副主席,空政歌剧团编导组组长,中国剧协第三、四届理事。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歌舞团编导室一级编剧,专业技术一级,文职特级,享受大军区正职生活待遇和政府特殊津贴。 歌剧《江姐》是阎肃的成名作,这部歌剧在1964年公演,立即引起轰动,阎肃也因此受到毛泽东的接见。 他还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总政双拥晚会、文化部春节晚会、公安部春节晚会等大型晚会的总体设计、策划、撰稿。 2016年2月12日,阎肃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2016年2月,当选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 2019年9月25日,阎肃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 |中国著名文学家、剧作家、词作家、国家一级编剧 作者介绍 阎 肃 歌曲:《红梅赞》《敢问路在何方》《前门情思大碗茶》《我爱祖国的蓝天》《北京的桥》《长城长》《雾里看花》《军营男子汉》《故乡是北京》《唱脸谱》《风雨同舟》《连队里过大年》《天职》《打赢歌》《雪域风云》《梦水乡》等 歌剧:《江姐》《党的女儿》《特区回旋曲》《忆娘》《胶东三菊》《刘四姐》等 京剧:《红岩》《红色娘子军》《年年有余》《夜度》《敌后武工队》《红灯照》等 1977年,《江姐》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会演创作奖 |中国著名文学家、剧作家、词作家、国家一级编剧 作家作品 《江姐》是由阎肃编剧,羊鸣、姜春阳、金砂作曲的中国民族歌剧。 196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将小说《红岩》中有关江姐的故事搬上歌剧舞台。 歌的音乐为主要素材,广泛吸取川剧、婺剧、越剧、杭滩、洋琴、四川清音、京剧等音乐语汇和手法进行创作,既有强烈的戏剧性和鲜明的民族风格,又有优美流畅的歌唱性段落,深刻刻画了英雄人物形象。 歌剧《江姐》,是根据著名作家罗广斌、杨益言的小说《红岩》中有关江姐故事的章节,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改编搬上歌剧舞台。 |江姐 中国民族歌剧 作品介绍 轰动全国的歌剧《江姐》,是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上将亲自指导完成的。1962年,创作员阎肃从小说《红岩》里抽出“江姐”故事,编成歌剧脚本,呈交刘亚楼将军,将军一口气看完阎肃的稿本,连声叫好,指示说:“要精雕细刻,一炮打响。”在刘亚楼将军支持下,阎肃怀揣剧本,和编导人员几下四川,多次采访小说《红岩》的作者罗广斌和杨益言,并与江姐原型江竹筠烈士的20多名亲属和战友座谈。经数十稿修改,形成了七场大型歌剧《江姐》剧本。 《江姐》的剧本虽然出来了,但刘亚楼一再强调文章不厌千回改,艺术就是要精益求精。剧中插曲《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有段唱词:“春蚕到死丝方尽,留赠他人御风寒;蜂儿酿就百花蜜,只愿香甜满人间。”刘亚楼经过反复斟酌,将首句修改为“春蚕到死丝不断”。阎肃细加品味,觉得这一改,含意深厚,体现了共产党人至死不渝的坚定信念和人格力量。 经过近两年锤炼,1964年9月4日,歌剧《江姐》在北京儿童剧场揭开神秘的面纱。因事前在《北京晚报》刊发了公演消息,一时观者如潮,第一天就座无虚席。 |创作故事:将军与江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