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257168

2021-2022学年人教版(中职) 拓展模块 第五单元14《静女》(课件20张)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30次 大小:48384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1-2022,单元,课件,静女,模块,第五
  • cover
(课件网) 《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编成于春秋时期,收集了从西周初到春秋中期约500年间的305篇诗歌。 原称为《诗》、《诗三百》或《三百篇》,西汉被尊为儒家经典后改称《诗经》。 关于《诗经》 三大基本内容: “风”: “雅”: “颂”: 三大表现手法: “赋”: “比”: “兴”: 指十五国风,是各地的民 间歌谣。 分大雅、小雅,宫廷宴会朝会时的乐歌。 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歌及史诗。 “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即叙述。 “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诗经》两首 —静女 一、字词正音 姝(shū) 俟(sì) 城隅(yú) 踟(chí)蹰(chú)  娈(luán) 贻(yí) 彤(tóng)管 炜(wěi) 说 (yuè)怿(yì) 归(kuì) 荑(tí) 洵(xún)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静女其姝, 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 搔首踟蹰。 二、理解重点词 其:形容词词头 姝:美丽 俟:等待,等候 城隅:城墙的角落 爱:通“薆”,隐藏,遮掩。 见:同“现”,出现。 踟蹰: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 样子。 静女其娈, 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 说怿女美。 理解重点词 娈:美好。 贻:赠送。 炜:鲜艳有光的样子。 说怿:说通“悦”,喜爱。 女:同“汝”,你。 彤 :红色的。 自牧归荑, 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 美人之贻。 理解重点词 牧:郊外。 归荑:归通“馈”,赠送茅草。 洵:的确,确实。 异:奇特。 之:助词。 匪:通“非”,不是。 贻:赠送。 爱: 见: 说: 女: 归: 匪: 三、通假字 通“薆”,隐藏。 通“现”,出现。 通“悦”,喜爱 通“汝”,你。 通“馈”,赠送。 通“非”,不是。 三个诗章,三个场景: 第一诗章:男子赴约; 第二诗章:赠送礼物。 第三诗章:采荑赠别 。 朗读:(青年之急———青年之恋———青年之诚) 四、问题探讨 1、展开画面联想,想象前来约会的小伙子的心情? 欢欣、愉快、幸福 ———着急不安、焦灼万状 四、问题探讨 2、你如何看待小伙子对姑娘所赠的两件礼物的赞美?在小伙子心中,彤管与荑草哪样更重要? ①托物抒情。表面是对礼物的赞美,实际上是借此来表达对姑娘的赞美、喜爱之情. ②荑草更重要。它是姑娘亲自从郊外采来作为信物送给小伙子的,寄托了姑娘真挚的感情,物微而情深。 3、你所感受到的诗中男女主人公各是怎样的形象 ? 活泼可爱或文静娴雅、美丽善良敢于大胆追求纯洁真挚的爱情 男主人公: 憨厚、痴情、淳朴,对女主人公有着深切的爱,对爱情专一 女主人公: 五、《静女》的艺术特点 重章叠句 赋的表现手法 (“赋”,直陈其事,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直接叙述了“我”与热恋中的静女的一次约会。) 多种修辞手法的使用 《静女》中使用的修辞手法 顶真: 双关: 用末句的词语作为下一句开头的词语的修辞方式。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方式。 双关包括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两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 《竹枝词》 “说怿女美”这句话,语带双关,既指女子所赠的草,又指赠草的人。 六、作业 将《静女》改写成现代诗。 信 达 雅 由清末著名翻译家严复先生提出 信: “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 达: “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 雅:“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