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265067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教案、学案

日期:2024-06-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60次 大小:3770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回忆,教案,节选,先生,鲁迅
    《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不仅可敬,而且可亲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自主阅读课文,梳理文章内容,并思考批注中提出的问题。并学会抓住“关键”做批注,表达个性感悟。 2、揣摩重点语句、段落的含义,学习本文在生活琐事中表现人物精神品格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自主阅读,做批注,交流展示,教师归纳总结。 情感态度价值观:把握主要人物的形象特征和精神品质,理解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 把握主要人物的形象特征和精神品质,理解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揣摩重点语句、段落的含义,学习本文在生活琐事中表现人物精神品格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的印象中,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可敬,严厉,勇敢,果断…… 鲁迅的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人们把这句话看作是先生自己的品质的写照。面对敌人,横眉冷对,绝不妥协,是一个勇猛的斗士的形象;俯下身子甘愿为人民大众服务。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课文,看看萧红记忆中的鲁迅又是什么样子。 二、作者简介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莹,黑龙江呼兰(今属哈尔滨)人,作家,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夏志清称萧红为“二十世纪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她是鲁迅先生精心培育的文学青年之一。主要作品:《生死场》《呼兰河传》《小城三月》等。在鲁迅先生逝世三周年的时候,写下了《回忆鲁迅先生》。 三、背景透视: 鲁迅说过,“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又曾表示:“只要能培一朵好花,就不妨做会朽的腐草”。为了培养萧红这朵中国三四十年代女性文园的奇葩,鲁迅甘做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鲁迅去世后,萧红从悲痛中振作起来,陆续出版和发表了一系列名篇佳作。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是一枝独秀。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可谓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楷范,是敬献与鲁迅灵前的一个永不凋谢的花圃。 四、学习新课 课前预习,要求学生熟悉文章内容,利用工具书自学文中生字词。课上分小组围桌而坐。 1、交流自读理解 (1)、读完本文,鲁迅先生给你留下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明确:可敬的长者,可亲的父亲,有血有肉的伟人,幽默风趣的智者…… (2)、本文主要回忆了鲁迅先生的哪些片段?请大家归纳总结。 本文主要写了14个生活片段: 1、明朗的笑声;2、走路轻捷快速;3、到鲁迅家中做客;4、开玩笑; 5、梅雨季的一个晴天;6、关心帮助青年人;7、对随意使用校样纸不以为意; 8、徐先生的忙碌;9、看电影;10、休息;11、用白描手法写了三件小事; 12、吃鱼丸;13、包书;14、拼命工作,无暇休息。 教师小结:这些片段描写的都是生活琐事,看似杂乱,但有一个情感上的线索:即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爱戴、赞美和敬仰。 本文写法上的特殊之处在于借助日常琐事,展现鲁迅富有人情味、生活化得一面。每一个片段所描写的场景历历在目,寄予着萧红对鲁迅先生炽烈的感情。 2、教师指导品读 (1)交流文旁批注中的问题,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 难点讲解: 爱吃硬饭就是性格坚毅的表现吗? 就选文看太牵强,可是看原文,“鲁迅先生家里,从楼上到楼下,没有一个沙发。鲁迅先生工作时坐的椅子是硬的,到楼下陪客人时坐的椅子又是硬的。”还有许广平的话“周先生人强,喜欢吃硬的,油炸的,就是吃饭也喜欢吃硬饭……”觉得鲁迅先生的性格却也可见一斑,这样说也很有道理。所以读文要完整,不可断章取义,读文章一定不能割裂原文,肢解分析。②“天晴啦,太阳出来了。” 是否有暗示。 结合萧红的当时的经历来看,萧红的心境是抑郁的,也许梅雨季的晴天,使她的心情变好了,又或许是她刚好遇到了什么高兴的事,是她的人生际遇有了好的转机……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