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271956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约客 教案

日期:2024-06-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9次 大小:2162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外
  • cover
课题 约客 设计教师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赏析诗歌的基本方法,并与中考相结合教会学生如何赏句解题。 2.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 3.感悟作者情感,与诗人共鸣 4.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在理解诗意和作者情感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材分析 重点 教会学生赏析诗歌的基本方法,并与中考结合教会学生如何赏句解题 难点 1.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 2.感悟作者情感,与诗人共鸣 教学方法 教具 课时 1 教学补充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同学们,大家先来欣赏一幅画。看看都有什么?然后想一想:看到这幅画,你可以想到这学期我们曾学过的哪首诗歌呢? 群山 白云 《望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大家想想,通过眼前的这张图画,再联系诗作内容,说说作者杜甫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回到书本《望岳》一课)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刚才同学们说到的群山、白云等,我们给它们取个名字叫物象。那么什么物象呢?请看大屏幕。和物象联系在一起的还有一个概念是意象。 (全班齐声朗读物象、意象的概念。) 物象:即是客观事物,不依赖于人的存在而存在,它有形状、颜色,有声音、味道,是具体可感的。 意象:“意”就是意念,“象”就是物象。有一个想法(诗歌的主题思想)后,把所要表达的情感用物象呈现出来。 举例: 例如我们经常读古诗词会碰到“柳”,古人送别时,折柳相送,为什么呢?希望被送走的人能“留”下来。在“柳”上寄与古人的一种思想。我们将这些寄与思想的就叫做意象。以后随着同学们知识越来越丰富,你会知道很多的意象的。 中国古典诗歌是很讲究是诗情画意的有机结合。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赵师秀的《约客》,以此为支点,学习一些赏析诗歌的方法。 活动2: 学生自读诗歌,找找看,作者写出了哪些物象呢? (老师举一个例子:雨) 青草,池塘,青蛙,棋子,灯花, “我” 思考:你觉得诗歌通过这些物象想要表达出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你从哪个物象或者词语中可以看出来? (可能情况:通过物象告诉我们江南梅雨季节的特生。表达的情感应该是失望、寂寞。从灯花就可以看出来。因为油灯点的很久了,所以才会有灯花的跌落。 通过青蛙的叫声,写出雨夜的安静,也写出诗人的无聊。 通过青草、池塘、蛙声,写出诗人无所事事。 通过热闹的蛙鸣等环境描写,想要衬托夜的寂静……) 我们的诗歌如果物象与意象高度融合的话,就形成诗画合一、情景交融的特点。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无一不是美仑美奂,令人叹为观止的的佳句,文字的后面都有一幅美不胜收又韵味幽长的画面,画面之后,还藏着深深的情感。所以著名学者王国维评道:一切景语皆情语。如何理解呢,那我们就透过文字去进一步品味诗歌的意境。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出来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 (让学生齐读) 请大家用优美的语言将诗歌内容描绘出来,描绘时应注意体会诗人的心情,做到情景交融。(注意诗眼) (江南梅子成熟的季节,成了烟雨世界。青蛙成了耳朵的主角。夜深了,客人还没有来。实在无聊,敲着棋子打发时光,竟然震落了灯花。) …… 抓住“闲”这个字。它用动作描写,写出诗人无聊、落寞、惆怅的心情。 探究题:闲是闲得无聊,还是闲得自在,悠闲、闲适? 闲是闲得无聊: 全诗通过对撩人思绪的环境及“闲敲棋子”这一细节动作的渲染,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焦灼、怅惘、落寞的心情。 闲是闲得自在,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