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动物朋友学习 综合分析 动物不仅是人类的朋友,还是人类的老师。本课让学生通过对自己熟悉动物的特异能力和生理习性,加以观察、研究,大胆科学地联想,进行模仿、发明和创造,并用绘画形式创造性地表现自己对仿生学的独特见解。 教学目标 认识目标:运用仿生学的科学原理,启迪和帮助学生具体了解几种与动物相关的人类发明,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行科学地创造。 操作目标:通过人类的发明或自己的想象,画出合理有趣的画面,增强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科学的兴趣,教育学生保护自然界的动物并与动物交朋友,增进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仿生学原理,了解前人的发明创造,结合有关动物的生理习性,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难点:拓展学生的思维,设计一个受动物特点启示的仿生学作品,增强学生勇于创造的意识。 教学过程 游戏导入: 师:今天我们先来做几个小游戏,大家想玩下吗? 捉迷藏 树林里藏着两个小朋友,请你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到他们。(色彩) 想一想 如果把鸡蛋握在手心里,注意不要用手指捏,用力握,你能不能握碎它?(结构) 中国国家大剧院就是利用了蛋的结构特点,内部没有一点立柱的支撑,整个建筑就是依靠外面的一层网壳来支撑,是不是很神奇! 猜猜看 嗯,这个到底是个沙发还是奶牛呢?它又是受到什么启发呢?(外形) 比眼力 找一找,汽车与鲨鱼哪里有相似的地方?(功能) 刚才四个小游戏分别展示了人类借用了动物的外形、色彩、功能、结构特点来制造衣服、沙发、建筑、汽车,可以看出我们人类真是很伟大,而这种通过对动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动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进行发明创造,这就是仿生。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向动物朋友学习(板书课题) 新授: 谈谈人类向动物学习的事例 (1)谈古代向动物学习的事例 师:在我们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为了求得生存与发展,一直在对自然界中的生物不断地模仿,创造性地应用。 师:知道这些是什么吗?这是人类最初使用的骨针,骨针一看就是对鱼刺的模仿,是人类最早期的缝纫工具,从而可以缝制简单的衣着。 另外还有上古时代的巢氏模仿鸟类在树上营巢,以防御猛兽的伤害。这些模仿生物构造、功能和生活习性的发明与尝试,虽然它们是比较粗糙和简易的,但是我们仿生设计的起源和雏形,是我们今天得以发展的基础。 (2)谈人类向鸟类学习飞翔的的历史 在两千多年前,我国人民就发明了风筝,只不过那时是应用于军事联络。因为能在天空自由翱翔一直是我们的梦想,终于到了二十世纪,美国莱特兄弟发明了真正意义上的飞机。圆了我们人类的飞天梦。这些都源于人们对鸟类飞行原理的研究。 讨论不同动物的独特生存优势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大家对于身边的动物本领都了解吗?譬如屏幕上这些动物都具有哪些独特的生存本领?我们可以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什么? 海豚———船 鸭子———船桨/脚蹼 螳螂臂———锯子 蝙蝠———雷达 蜻蜓———直升机 长颈鹿———吊车 给我们带来了哪些生活上的便利?你们还能说出一些其他的例子吗? 探究设计方法 刚才我们讨论研究了不同动物的独特生存优势,这些独特的生存优势是不是我们直接就能应用到我们生活中,显然不是,还需要我们独具匠心的进行设计和优化,从而使得造型和功能完美结合,还富有情趣。 【多角度、有选择】 大象我们非常熟悉,它有很多的特点,这时我们就能多角度去研究它的特性,譬如鼻子长、四肢粗壮、身躯庞大,这只是它的外形特点,我们再深入考虑下,鼻子还很灵活,同时它体态庞大所以走起路来很稳当。那么在我们设计的时候是不是都要学习呢?显然不是,所以,我们在向动物学习的时候还要有选择。那我们来看看设计师是如何做的! 《浇花水壶》《机械象鼻》 一个大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