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496885

第4课 面与色的美感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11-07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2次 大小:11658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4课,美感,教案,格式
  • cover
教学设计 一、教材版本:岭南版美术第十四册 二、课型:设计 应用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对象分析: 初一的学生思维能力处于发展期,其抽象逻辑思维虽然开始占优势,但仍需要感性直观的实例来支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真实感受到面与色的美感,生动地理解可以通过哪些形式来表现,从而把所学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技巧运用到作业练习中,调动他们创作的积极性。 五、教材分析:本课程属于“设计 应用”学习领域,面与色是色彩构成的基础,学生可以初步掌握色彩构成知识并加以实践,关注生活,关注自然,领悟“美无处不在”,为以后色彩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对视觉的欣赏有很好的观赏性。 (2)面与色的和谐构成,色彩的调和方法。 (3) 研究范围加入了视觉因素,涉及到生理学、心理学、物理学、艺术形态学等门类,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产物。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间等媒体资源,让学生掌握本次学习的目的。 (2)通过班组调查了解学生喜欢作品的类型.了解每个学生对作品的欣赏度。 (3)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所及一些名人构成的作品来欣赏。 (4)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视觉感透视感和形式美感。 (2)引导学生的直觉与心理的形态让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3)培养学生学会互助学习,分享学习成果与心得体会。 七、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色彩调和的方法和进行色彩联想的正确表达。 八、教学难点:准确地用色彩的联想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九、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优秀作品、教学课件(包括四季、酸甜苦辣的图片)、音乐 学生准备:水溶性彩铅、画本、起稿工具等。 十、教学过程: 上课环节 必学内容 采用的形式和方法 用时 一、前置作业课前三分钟:请一位学生向大家介绍一幅名画。包括名画的名称、画家、画面内容,背景故事等。二、导入 1、下面几个图形好看吗?经过重复,组合:2、课前思考:设计师是如何将蒙特里安的经典作品应用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如何理解“美无处不在”?二、课堂发展 1、面是线的移动轨迹。其形状各异,可分为几何形、有机形、偶然形、它们给予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你能说出有那些不同的感觉?几何形:表现规则、平稳、较为理性的视觉效果。有机形:自然的面,不同外形的物体以面的形式出现后给人更为生动、厚实的视觉效果。偶然形:自由、活泼而富有哲学性。2、两种相同的半圆可以产生哪些不同的组合方法?3、怎样运用基本形与骨格的设计进行面与色的构成?4、色彩的调和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色彩有秩序、和谐地组织在一起,给人以愉悦的感觉。常见用到的色彩调和方法有:(1)面积优势的调和 (2)互补色互混的调和 (3)置入共同色彩的调和(4)色彩分割的调和 5、色彩的联想,当我们看到色彩的时候,往往会把该色彩与该色有关的事物、现象练习起来,引起某种心理。如红色可联想到火、血、太阳、热情、活力;绿色,可联想到草地、树叶、禾苗、和平、生长。蓝色,同学们联想到什么呢?紫色呢?6、内容延伸:如果让你来表现酸甜苦辣,你又能运用什么方式来进行联想和设计呢? 有机形 偶然形 几何形三、课堂练习请同学们任选“酸甜苦辣”、“春夏秋冬”其中一题,根据作业要求进行课堂创作:使用面与色的色彩构成形式选择符合主题的元素画面构图饱满、色彩要鲜明大胆想象,形象丰富有创意。四、课堂评价1、自评:请每个小组推选1-2件作品进行展示,并按照创意说明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2、互评:学生挑选自己喜爱的作品进行评价。3、教师小结同学们的评选情况,对有特点的作品进行补充点评。五、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的色彩的感觉由个人的喜好升华到更科学、更广泛的、更具普遍意义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