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530229

第20课 文化大都市-北京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06-03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3次 大小:11427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课,文化,大都市,北京,教案,格式
  • cover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 20.文化大都市———北京 》 是否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否 是否属于跨学科主题教学 (如果“是”,请填写涉及学科) 学科 美术 学段:第三学段 年级 五年级 相关领域 教材 书名:《 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五年级下册》 -出卷网-:人民美术-出卷网- 出版日期: 2014年12月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中对五年级“综合·探索”领域的课程内容分析,本学段学生需要结合低年级所学知识技能,运用多种美术媒材进行创作展示,体会美术与生活环境、传统文化的关系,学生学习用文字、图像等形式记录调查结果,学生从被动的接收知识变成主动地探究学习,本课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探究意识,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本课突出“关注文化与生活”的课程基本理念,《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美术课程,学生了解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并逐步形成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观。”本课的教学设计注重凸显美术课程的实践性,追求人文性,更强调愉悦性,学生有了积极的兴趣,才会有更好的学习状态投入到课堂中去,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美术知识与技能。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课程属于小学第三学段“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目的是引导学生探究北京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了解北京的文化大都市特点,思考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对北京文化的影响。学生在一年级上册《特色小吃》一课,学生对老北京美食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了麻花糖耳朵、茶汤豌豆黄等特色美食。二年级上册《千姿百态的桥》学生对颐和园玉带桥和卢沟桥等北京桥梁文化有了一定的认识。三年级上《北京的胡同》一课,学生对老北京的胡同知识有一定了解,了解了胡同的由来和它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三年级下册《荣宝斋》《走进颐和园》欣赏课了解了中国民族优秀文化及世界文化遗产。四年级下册《北京的城楼》《故宫的工艺珍品》不断让学生了解老北京的文化变迁及文化遗产中的工艺珍品。五年级上册学习过《中华世纪坛》《国粹———京剧》对北京首都的建筑和京剧了有一定的认知,并能够从书中发现及生活经验积累中获得新知,能够进行小组探究活动,并发表自己的看法,而本册中的《城市雕塑》《建筑纸模型》以及本课《文化大都市———北京》构成了一个小的单元,以不同方式及角度来了解城市。本课的学习,正是在学生了解北京文化的基础上,引领学生了解北京文化的丰富性,了解北京文化现状极其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热爱首都北京文化并积极参与文化建设的意识。学生情况:五年级学生对于搜集资整理料及探究交流分析有一定的能力,能够用美术语言进行简单表达自己的感受,在低年级一至五年级都接触过关于北京文化等方面的介绍,对北京有一定的认识了解,重点是如何激发学生兴趣,主动性进行探究活动,并引导学生感受北京文化魅力所在。教学方式: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法、探究讨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准备:课件、多媒体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知识与技能认识首都北京作为我国政治文化中心的重要地位,了解文化大都市北京的特点,能够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制作宣传展板。过程与方法主动探究文化大都市的丰富文化活动,思考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对北京文化的影响,在学习中记录学习调研、分析研究成果。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首都,热爱民族传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的态度。 教学重点及分析:探索北京文化,了解文化大都市特点。学生对于北京文化只有浅显的认识,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了解北京文化及其特点,并从中感受外来文化给本土北京文化带来的影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