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556247

湘文艺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第5单元1、演唱 《丢丢铜仔》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19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4次 大小:2686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文艺,七年级,音乐,下册,单元,演唱
  • cover
《丢丢铜仔》教学设计 课型:综合课 教学目标: 1、 感受《丢丢铜仔》活泼的旋律,并学会用自然轻快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品味民歌的风韵。 2、学会运用声势动作模仿火车律动,创设背景情境,多角度地理解歌曲,合作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用自然轻快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用符合歌曲背景素材的声势节奏为歌曲伴奏。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 教师演唱《青春舞曲》,等民歌片段,并提问:歌曲是哪个地方的民歌?让学生简单总结什么是民歌? (民歌,人民之歌,劳动人民创造,能表达人民生活,反映当地风土人情;我国五十六个民族,民歌的形式,内容丰富多彩,源远流长!)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来自台湾宜兰县的闽南语民歌《丢丢铜仔》。(出示课题) 三、新课教学 (一)初听歌曲 1、听赏《丢丢铜仔》,让学生初步了解歌曲旋律。 2、简介《丢丢铜仔》的由来。 《丢丢铜仔》又名丢丢铜儿,丢丢铜或丢丢咚,是一首流行于福建和台湾宜兰县的童谣,又称“宜兰调”。民歌描写的是老式火车穿过隧道、道顶落水的情景。歌中的“丢丢铜”是象声衬词,模拟他们经过的山洞里滴水落地的声音。这首歌在流传中改成了一首表现孩子们迎接火车进山的欢快歌曲。 、背景音响材料创编(律动) 师:刚才我们在歌曲里还听到了什么声音? (火车汽笛声) 2、教师引导学生模仿火车汽笛声音,并用双手握拳作火车车轮运行状,模仿开火车的律动,用气声轻念“克特克特”(提醒学生声音要求短促、清晰而富有弹性) 3、老师引导学生探讨、设计一个火车由“远———近———远”行驶场景,模仿火车由远及近、穿梭隧道、渐行渐远的声音效果,并反复练习。 4、播放歌曲,以背景音响材料伴奏。 (三)、歌曲学唱 1、让学生找出歌曲中的衬词。 2、先让学生读一遍歌词,老师再加上节奏读歌词(让学生体会节奏在歌曲中的重要性。) 3、再听歌曲,让学生熟悉歌曲旋律 4、教师教唱歌曲 (1)、用视唱法教唱。(前面已经听过几遍旋律,学生对歌曲已经熟悉。) (2)、带歌词教唱,提示学生注意下滑音的唱法。 (3)、强调下滑音的处理。 (4)、学生齐唱歌曲,教师纠错,借助指挥手势帮助学生掌握旋律。 (三)、完整表现歌曲 1、将背景材料与演唱组合起来进行练习。 2、以合唱的形式完整地表现火车穿行隧道的情景。 (四) 、展示 让学生分组上台展示,演唱形式不限。 四、音乐拓展: 师: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鲍元恺先生以中国传统音乐同西方艺术相结合创作了管弦乐组曲《台湾音画》,其中的乐章《宜兰童谣》就是由《丢丢铜仔》改编的。最后请同学们欣赏鲍元恺的管弦乐《宜兰童谣》。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闽南语童谣台湾民歌《丢丢铜仔》,体会了方言歌曲的独特魅力,大家合作非常默契,这首歌只是众多民间小调中的一首,希望大家在课后能发现并学习更多更好听的小调民歌,多收集一些优秀的方言歌曲,我们下节课再进行欣赏和探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