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557645

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第二课时课件(共46张PPT)+教学设计+素材

日期:2024-06-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62次 大小:7709629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0课,阿长与〈山海经〉,第二,课时,课件,46张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10.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准确把握长妈妈这一人物形象。 2.学习本文用典型事例刻画人物的方法;掌握欲扬先抑以及围绕中心安排详略的写法;分析关键语句,体会作者词语运用的妙处。 3.感悟鲁迅对阿长的深刻怀念之情,领会阿长性格中的人性美,培养善良、宽厚、热情、乐于助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作品,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准确把握长妈妈这一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用典型事例刻画人物的方法;掌握欲扬先抑以及围绕中心安排详略的写法;分析关键语句,体会作者词语运用的妙处。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梳理了文章结构,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认识了长妈妈的形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内容,重点品析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一事,进一步理解阿长的形象,学习本文用典型事例刻画人物的方法以及欲扬先抑的写作方法。 二、合作探究 1、文章开篇就介绍“阿长”这个称呼的由来,有何用意? 【明确】开篇介绍“长妈妈”这个称呼的由来,是在告诉读者“长妈妈”是一个不被重视、地位低下的劳动者形象。此外,以此开头能使读者对阿长有一个总体印象,从而很自然地引出下文。 2、找出文章中的细节描写,理解并把握阿长的形象。 (1)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伸”“摆”“挤”三个动作,在细微之处表现出阿长粗俗率性、不拘小节的特点,流露出“我”对阿长的厌烦。 (2)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 (3)但到夜里,我热得醒来的时候,却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臂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 “伸”“摆”“挤”三个动作,在细微之处表现出阿长粗俗率性、不拘小节的特点,流露出“我”对阿长的厌烦。 还有一处细节的重复,就是“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和“满床摆着一个‘大’字”。这样的保姆不仅令演幼年鲁迅厌烦反感、气恼,也令读者哭笑不得。 (4)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 (5)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 动作、神态描写,恰切地表达了阿长既怕“我”说错、又怕“我”忘记说祝福语的着急和不安的心情,同时也表达了阿长渴望得到美好祝愿的急切心情。 (6)“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喜欢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 抓住生动形象的语言、动作描写。她希望孩子和自己能够“一年到头,顺顺流流”,这是长妈妈对孩子真诚的关爱,虽然封建迷信,但也生动地表现了她的朴实和善良。 (7)“那里的话?!”她严肃地说。“我们就没有用么?我们也要被掳去。城外有兵来攻的时候,长毛就叫我们脱下裤子,一排一排地站在城墙上,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了!” 这两句话带有夸张的成分,阿长用“严肃”的口气讲着荒谬可笑的话语,体现出她的愚昧无知。 (8)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哥儿”,有说不出的关爱、亲热。 “有画儿的”,可见长妈妈有多了解鲁迅那时的心思。 “三哼经”,恰如其分地点明阿长的身份和社会地位。正是不识字、不清楚书名的人,却买来了“我”渴慕已久的书,实在出人意料,也暗示了她买此书定是费尽周折,为鲁迅买来书后又是如此自豪、得意。体现了长妈妈对“我”的关爱以及“我”的感动。 把阿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