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578945

第5课《大自然的声音》同步练习(Word版 含答案)

日期:2024-06-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1次 大小:3442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5课,大自然的声音,同步,练习,Word,答案
  • cover
一、精挑细选。 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冰雪融化(róng) 孕育(yùn) 翩然归来(piān) 农谚(yán) B.簌簌落下(shù) 了解(jiě) 销声匿迹(nì) 纬度(wěi) C.衰草连天(shuāi) 连翘(qiáo) 层峦叠嶂(zhàng) 弋阳(yì) D.风雪载途(zhài) 隧道(suì) 头晕目眩(xuàn) 窥见(kuī)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大自然的语言”中“语言”是指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 B.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的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学。 C.本文以平实的语言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介绍了物候学。 D.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是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3.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A.割麦插禾 消声匿迹 内陆 孕育 B.北雁南飞 冰雪融化 抽青 物侯 C.花香鸟语 籁籁落下 山脚 海棠 D.衰草连天 草长鹰飞 农彦 灵敏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高原, 。她的枝条是古铜色的,一如藏民古铜色的脸庞; ,犹如冈底斯山脚下黑色的岩石。高原的风雪不仅改变了她的形象,也重新塑造了她的个性和品格。 A.杨柳是见到最多的树种 粗壮底矮是她的树干 B.见到最多的是杨树 粗壮底矮是她的树干 C.见到最多的是杨树 她的树干是粗壮而低矮的 D.杨柳是见到最多的树种 她的树干是粗壮而低矮的 5.下列各项中的改句与原句相比,意思发生了明显变化的一项是( ) A.原句:发射“天宫一号”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突破和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改句:突破和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这是发射“天宫一号”的主要目的。 B.原句: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改句:这样看来,大自然的语言就是花香鸟语、草长莺飞。 C.原句:难道你不知道吗?牵牛花开两种颜色,红的和蓝的。改句:牵牛花开两种颜色,红的和蓝的。这是你应该知道的呀! D.原句:密西西比河深沉的歌声,我听到了;密西西比河浑浊的胸膛,我瞧见了。改句:我听到了密西西比河深沉的歌声,瞧见了密西西比河浑浊的胸膛。 二、活动探究。 6.为了更好地了解气象物候知识,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活动的参与者之一,你也一定乐在其中。 (1)[活动一:创意设计]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个有创意的名称: (2)[活动二:搜集资料] 某同学搜集到了唐代诗人李白的《塞下曲六首(其一)》一诗,并摘录了其中四句:“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联系从《大自然的语言》中学到的物候学知识,分析“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的原因。 (3)[活动三:专题探究] 在这次活动过程中,李明发现,古诗文中有许多关于“雁”和“燕”的诗句,并且摘录了下来。请你帮李明解读出“雁”和“燕”在古诗文中各自的文化内涵。 ①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②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韦应物《闻雁》 ③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④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雁: 燕: 三、语言表达。 7.猜一猜: 至理名言 有个财主在集市上买了一箱细瓷器,他喊道:“哪位给我背回家去,我就教给他三句‘至理名言’。” 打短工的人都不愿理他,阿凡提却动了心,他想:钱在哪儿都挣得到,可“至理名言”却是不容易听到的。于是阿凡提背起财主的箱子跟他走了。 走着,走着,阿凡提请财主教他“至理名言”。财主说:“好,你听着!要是有人对你说:肚子饿着比饱好。你可千万别相信呀!” “妙,妙极了!”阿凡提说,“那么,第二句呢?” “要是有人对你说:徒步走路比骑马强。你可绝对别相信呀!” “对,再对没有了!”阿凡提说,“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