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5953

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之《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

日期:2024-06-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60次 大小:185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下册,第三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3课《音乐巨人贝多芬》 教学目标 一、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注重质疑问难与互相切磋; 二、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阅读方法上,以抓要点精读为重点:内容理解上,以深人人物内心世界为主;写作学习上,以人物外貌描写训练为主。 教学重点 一是体会伟大音乐家的人格魅力,二是学习文章描写人物外貌的技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由《格列佛游记》中“特意让目盲者为画家调色”导入。此事颇不可思议,而贝多芬正是这样一位失聪的作曲家,其中艰难不言而喻。 二、介绍贝多芬 1770年12月26日出生于徳国的波恩一个贫民家中,父亲是位歌手,母亲在家操持家务,常帮人洗衣服添补家用。四岁在父亲的地狱式的训练下学钢琴和小提琴;8岁开个人音乐会;十二岁就担负起家庭的重担;二十二岁来到维也纳学习深造,师从海顿等伟大音乐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很快超越了这些老师;二十六岁患耳病、四十六岁失聪;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1827年3月26日在极其痛苦中病逝于维也纳。 主要代表作有:《悲怆》钢琴奏鸣曲;《月光》钢琴奏鸣曲[1801年];《英雄》第三交响曲[1804年];《热情》钢琴奏鸣曲[1804年];《命运》第五交响曲[1805-1808年];《艾格蒙特》序曲[1810年];《欢乐颂》第九交响曲[1819-1824年]。你发现这些作品的创作年代透露出的信息吗?(贝多芬26岁[1796年]开始耳聋,然而大部分的杰出作品却在这时期产生。) 对此,你们有何感想? (他得克服无数我们无法想象的困难,才能创作出如此丰富、精彩的音乐巨著!他很坚强!) 三、整体感知 1. 理清“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说说其间写了哪几件事。 (客人”访问贝多芬的过程:女佣开门女佣介绍贝多芬的情况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贝多芬下楼并开始和“客人”谈话贝多芬和“客人”共进晚餐贝多芬回忆往事。主要事件:“客人”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贝多芬和“客人”会面,贝多芬回忆他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形。) 2. 用几句话概括一下作者笔下的贝多芬的形象。 (贝多芬的形象: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 3. 文中贝多芬的哪些话深深触动了你 你对这些话是怎样理解的 (学生回答) 二、研讨:体会大音乐家的人格魅力 1.要求学生:默读全文,筛出生字。 小组讨论;梳理文章主要内容,并以女佣的口吻概括那天发生的事。 教师:出示需加以注意的生字。选几组代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同学生一起完成板书。 2.要求学生:精读课文,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来。 小组讨论: ①互相帮助,理解句子含义。 (显示相关背景资料以帮助学生理解特定文句的含义。如:贝多芬名曲创作时间与双耳失聪时间;其侄儿情况;其演奏会盛况) ②各组之间互相质疑,提问组有权指定某组作答。 教师:适时点拨疑义,并加以提炼补充。 小结:研讨学习的经验:应联系背景理解文句含义。 3.小结要点一。 要求学生:欣赏贝多芬名曲《命运交响曲》,谈从音乐中听出了什么。 教师小结:耳聋,对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灭,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死灭。整个世界死灭了而贝多芬不曾死!并且他还重造那已经死灭的世界,重造音响的王国,不但为他自己,而且为着人类。这样一种超生和创造的力,只有自然界里那种无名的、原始的力可以相比。(傅雷)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罗曼 罗兰) 师生共同为本文重拟标题,以此将全文思想加以最高程度的提炼,并将板书补充完整。 三、研讨:学习文章描写人物外貌的技法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