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正文部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辅助性栏目:前言、习近平语录、探究与思考。明确阐述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及新时代的内涵,阐述了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及对主要矛盾的分析。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通过初中三年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的批判思维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开始有独立自主的判断,比如,针对这一部分内容,学生能够理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也能够感受到党和政府所采取的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措施,但是,对新时代的内涵及主要矛盾的转化理解不够深刻。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理性对待中国发展进程中产生的问题,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能力目标 辩证看待发展中的问题,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知识目标 知道新时代的内涵。 知道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理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新时代的内涵。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教学难点 理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 讲授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课 习近平语录导入: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只要精诚团结、共同奋斗,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梦想的步伐! 材料中的新时代是怎样的一个时代?我们一起学习本课内容。 二、学习新课 活动一:自主学习 学生阅读课本15———19页,完成自主学习习题。 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什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了哪些重大时代课题?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 活动二: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学生观看视频———人民日报,《中国进入新时代》,理解新时代是怎样的一个时代? 学生:略 归纳: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学生观察一组图片,小组探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涵盖的内容。 学生:略 归纳:时代孕育新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是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三)活动三: 1、学生阅读课本17页小栏目,认识主要矛盾的转化。 学生: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1981年)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党的十九大 (2017年)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学生阅读课本18页的“探究与思考”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你心目中的美好生活是什么样的?与长辈交流,问问他们在这个年纪,心目中的美好生活又是什么样的。 学生:略 归纳:随着长期的建设发展,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3、学生观看视频,理解达人解读十九大第25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怎样看?(微视频)归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学生:略 归纳: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