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高中必修一 第二单元 第三节 水圈和水循环 1、了解水圈中水体的主要存在形式; 2、识记水循环的主要环节;理解水循环的过程及地理意义;通过学习增强节水意识; 4、了解河流补给的类型和特点; 5、掌握洋流概念、分类、分布; 6、知道洋流的地理意义;识记海洋渔场形成与洋流的关系。 学习目标 教学重点 水圈与水循环 1、水圈的组成及主要的水体类型; 2、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3、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 洋流 1、洋流的分类、分布 5、洋流的地理意义 6、世界著名渔场 地球上存在着海洋水、湖泊水、江河水、大气水等不同类型的水,它们之间有联系吗?可以互相转化吗? 一、水圈的组成 地球表面大约71%被水覆盖,因此地球有“水的行星”之称。水圈是地球上各种水体共同组成的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水圈的质量虽然只占地球质量的万分之四,但是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地球水体总储量中,陆地淡水仅占2.526%,而且绝大多数又以冰川的形式存在于极地和高纬度、高海拔地区。 淡水资源占比图 目前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很有限,因此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地球表层通过蒸发、降水、地表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水循环按其发生的空间范围不同,可分为哪几种循环? 陆上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海陆间大循环 陆上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海洋表面蒸发形成的水汽,随着气流运动被输送到陆地上空,在一定条件下形成降水降落到地面。落到地面上的水,或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或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两者汇入江河,最后又返回海洋。水的这种循环被称为海陆间循环。 水汽输送 地表径流 下渗 地下径流 蒸发 蒸发 降水 蒸腾 总结归纳(三种水循环的对比) 类型 范围 水循环主要环节 对陆地水的意义 海陆间循环 海洋与陆地之间 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使陆地水得到更新和补充,是最最重要的类型。 海上内循环 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蒸发、降水等 水循环的水量最大,但对陆地意义不大。 陆上内循环 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 蒸发、植物蒸腾、降水等 补充陆地水的数量很少。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实现了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的相互联系,促进了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对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的热量传输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3、流水侵蚀塑造着地表形态; 4、促使地球表层各种化学元素的迁移; 5、总之,水循环是地球表层最为活跃、影响最为深刻的动力之一。 活动 河流补给是指河水的来源,一般可分为雨水补给、冰雪融水补给、湖泊水补给、地下水补给等类型。 课堂检测 不同人类活动会影响水循环哪些环节? 1、过度砍伐植被,会影响哪些环节? 植物蒸腾、下渗、地下径流、地表径流 2、城市建设,会对水循环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下渗(减少)、地面径流(增加)、蒸发(减少) 3、开采地下水会影响哪个环节? 地下径流 4、讨论还有哪些活动会对水循环产生影响? 三、洋流及其地理意义 洋流是海洋水沿相对稳定的方向作大规模运动的现象。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大气运动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根据海水温度,洋流可分为暖流和寒流两类 洋流的成因 根据洋流形成的主导因素,可将洋流分为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三种类型。 洋流分布规律 世界洋流分布虽然复杂,但存在一定的规律。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南纬40°附近海域形成环球性西风漂流。 美国宇航局制洋流图 赤道两侧盛行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在它们的作用下,赤道两侧海域的海水向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