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599267

22.1 第2课时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2 课件(共17张PPT)+教案

日期:2024-06-07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2次 大小:127055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2.1,课件,PPT,17张,定理,性质
    22.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第2课时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2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2、探索并证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2. 3、经历观察、试验、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合情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教学难点】 探究并证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2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小明用几根小棒搭成一个有两条对角线的平行四边形,他先找到一根长6 cm与一根长8 cm的小棒作为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然后他又找到了长分别为5 cm,8 cm,12 cm的三种小木棒,其中有几种小棒可以用来作为平行四边形的边 为什么 你自己动手搭一搭,如果一根小棒可以用来作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一边,那么它的长度应该在什么范围内 师生活动:学生动手操作并思考,发言交流,教师提出问题,并引导.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二、新课讲解 1.一起探究 在半透明的纸上画一个 ABCD,再复制一个,将两个图形完全重合,用大头针钉在中心处,使下面的图形不动,将上面的图形绕中心O旋转180°. 问题1 你发现了OA与OC,OB与OD之间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并交流发言,总结,教师纠正并补充,得出结论: OA=OC,OB=OD 即: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设计意图:通过上述活动,探究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之间的关系. 2.推理与证明 已知:如图所示,在 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 求证:OA=OC,OB=OD. 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AB=CD. ∴∠BAO=∠DCO. 又∵∠AOB=∠COD, ∴△AOB≌△COD. ∴OA=OC,OB=OD. 师生活动: 学生独立思考,发言交流,并试着证明,教师提示引导,最终展示证明过程. 设计意图:证明上述活动得出的结论,培养学生推理与证明的能力. 3.知识归纳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符号语言: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OA=OC,OB=OD. 师生活动: 学生自主概况,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总结归纳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 4.例题讲解 例1 已知:如图所示,O为 ABCD两条对角线的交点,AC=24mm,BD=38 mm,BC=28 mm,求△OAD的周长. 解:在 ABCD中, ∵AC=24 mm,BD=38 mm, 又∵BC=28 mm.∴AD=BC=28 mm. ∴△OAD的周长=AO+OD+AD=12+19+28=59(mm). 例2 已知:如图所示,在 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直线EF过点O,交DA于点E,交BC于点F. 求证:OE=OF,AE=CF,DE=BF. 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且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 ∴OA=OC,∠EAO=∠FCO. 又∵∠AOE=∠COF, ∴△AOE≌△COF. ∴OE=OF,AE=CF. 又∵AD=CB, ∴DE=AD-AE=CB-CF=BF. 师生活动:学生解答,教师展示给出解答示范. 总结归纳: 归纳:重要结论 :在 ABCD中 (1)△ABO ≌△CDO, △AOD ≌ △COB, △ ABD ≌ △CDB, △ ABC ≌ △CDA ; (2)△ABO、 △AOD、 △DOC、 △COB的面积相等,且都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四分之一.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练一练: 如图, ABCD 的两条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过点O的直线与AD、BC分别相交于点E、F,已知 ABCD 的面积是12cm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 . 答案:6cm2, 三.课堂练习 1.如图,EF过 ABCD对角线的交点O,交AD于E,交BC于F,若 ABCD的周长为18,OE=1.5,则四边形EFCD的周长为(  ) A.14 B.13 C.12 D.10 答:C 2.如图,在 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E⊥BD于点E,CF⊥BD于点F,连接AF,CE,则下列结论: ①CF=AE; ②OE=OF; ③DE=BF; ④图中共有四对全等三角形.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答:B 如图,在平行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