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做储蓄罐》教学设计 课题:《巧做储蓄罐》 年级:四年级下册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于辽海版四年级下册第七课的内容,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储蓄罐的结构特点和掌据制作方法,同时训练学生使用工具进行画、剪、刻、贴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环保意识和合作意识,养成爱惜劳动成果,树立正确理财观,明白勤俭节约积少成多的道理。让学生了解到有了多余的钱时,可以把它放到一个器皿中,让它积少成多。随着时代的发展,存钱罐的外观和材质都有了很大的变化,造型也更生动,有的做工精致,有的雅拙朴实,今天的存钱罐已经不仅仅是存放零钱的器皿,同时,它也是装点美化生活环境的艺术品。另外,存钱罐在每个人的脑海中都留下过记忆,尤其对于儿童,当把一枚枚的硬币投进存钱罐中,当掂着手中的存钱罐越来越重,听到里面“哗哗”的声响时,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了解储蓄罐的结构特点和掌据制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使用工具进行剪、刻、粘的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环保意识和合作意识。养成爱惜劳动成果,树立正确理财观,明白勤俭节约积少成多的道理。 三.学情分析: 废旧的纸杯和纸盒等材料在学生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四年级的孩子们经常接触它但他们平时不会刻意地去观察它,甚至未想过利用它们做一些有趣有用的东西。本节课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从生活中收集的废旧紙盒或纸杯制作成储蓄罐,并进行装饰运用剪贴画等手段进装饰美化,做一个实用美现、有趣的储蓄罐。在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中,他们的手、脑、眼相互配合,不但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对培养他们的设计意识,发现材料和运用材料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激发也有促进作用。另外,本课将小学生勤俭节约习惯的培养寓于美术创作之中,学生可以有一个正确的消费观,零用钱积少成多,并能够合理的运用。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设计和制作储蓄罐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掌握裁剪各种废旧物品的技能。 五.教学准备: 1.各种废旧物品(如:各种纸盒、塑料盒、塑料袋、包装紙、糖果纸、彩带、树枝树叶、碎花布、羽毛毛线、兵兵球、纸杯等) 2.剪刀、双面胶、胶棒、彩笔等。 六.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礼物,你们能猜出来是什么吗?(学生回答引出储蓄罐并简要分析其结构)你们想去认识并设计出更多有趣有实用的储蓄罐吗?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美术课堂(由此导入课题—巧做储蓄罐) (二)联系生活,初步感知: 1.学生联系生活,通过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储蓄罐,鼓励学生进一步分析储蓄罐的造型、颜色、结构、材质等特点。(从实际生活中出发,通过对储蓄罐的介绍,明确存钱罐的基本结构) 2.作品欣赏,探索新知: (1)教师用PPT播放更多的储蓄罐作品,内化审美,提出问题:“这些储蓄罐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呢?都有那些特点呢?” (2)引导学生总结:每个作品用到了哪些废旧材料,并鼓励学生总结出各个储蓄罐作品在造型、颜色、结构、材质等特点。(吸引学生注意,刺激了学生有效的深层次思维。把学生的关注点从“生活中的储蓄罐"迁移到“设计自己的存钱罐"上来) 4.教师示范,突破难点: (1)以肯本上大公鸡储蓄罐为例,选择创作储蓄罐的材料。 (2)设计出储蓄罐的投币口。 (3)通过画、剪、贴、进行储蓄罐轮廓的造型。 (4)用彩色卡纸对储蓄罐进行装饰美化。 (5)调整完成 。 学生创作(PPT出示创作提示) (1)布置作业要求:注意储蓄罐投放口的设计。盒盖与盒体的封口要严密,制作的过程要一定要注意使用工具的安全性。根据所带的材料特点大胆进行奇思巧想,制作一个设计巧妙造型色彩丰富的存钱罐。 (2)老师巡视指导,随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