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638445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5.1两种电荷同步练习(有解析)

日期:2024-06-15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6次 大小:286829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教,九年级,一册,15.1,两种,电荷
  • cover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15.1 两种电荷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绝缘体是绝对不能导电的物体 B.绝缘体虽然不容易导电,但它能够带电 C.绝缘体内没有电荷 D.金属能够导电的原因是它内部的电子都能自由移动 2.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后,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属箔张开瞬间电流的方向是由金属箔到金属球 B.电子从橡胶棒转移到了验电器金属球上 C.验电器的两金属箔片因带负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 D.正电荷从验电器金属球转移到了橡胶棒上 3.下列物品具有导电属性的是(  ) A.塑料学生尺 B.擦字橡皮 C.食用油 D.铜钥匙 4.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碰触验电器的金属小球,发现原本闭合的两片金属箔张开了。关于此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玻璃棒碰触了金属球,产生了振动,所以验电器的金属箔会张开 B.由于两片金属箔上分别带了异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会张开 C.由于两片金属箔上分别带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会张开 D.由于两片金属箔上分别带了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会慢慢闭合 5.如图,N95口罩的中间层是多孔结构的熔喷布,是一种超细静电纤维布,通过静电驻极工艺,使纤维表面带有大量的电子,从而吸附含有病毒的飞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熔喷布创造了电荷 B.熔喷布只吸引负电荷 C.熔喷布只吸引正电荷 D.熔喷布能吸引轻小物体 6.如图,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按触验电器金属球,两金属箔张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后的毛皮不带电 B.两金属箔带上正电荷 C.验电器不能检验出橡胶棒带的是正电还是负电 D.用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使橡胶棒带了电 7.有A、B、C三个轻质小球,其中A球带负电。现将A分别与B、C靠近,它们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1甲、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B球一定带负电 B.B球可能不带电 C.C球一定带正电 D.C球可能不带电 8.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a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b后,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荷 B.丝绸与玻璃棒a摩擦过程中创造出了新电荷 C.a、b接触时,a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b上,瞬时电流方向b→a D.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时,金属箔都带正电荷 9.用毛皮分别摩擦丝状塑料带和 PVC 管,然后将塑料带放在 PVC 管上方,丝状塑料带就会像章鱼一样悬在空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塑料带、PVC 管因带了同种电荷而互相排斥 B.用摩擦的方法使 PVC 管、塑料带因得失电子而带了电 C.用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使塑料带、PVC 管带了电 D.这种现象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 10.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A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B时,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如图甲所示;用玻璃棒A靠近(不接触)不带电的验电的金属球B时,验电器的金属箔也张开,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丝绸与玻璃棒相比,玻璃棒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要强 B.图甲中,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图甲中,玻璃棒A上的一部分电子转移到金属箔上 D.图乙中,金属箔上的一部分电子转移到金属球B上 11.小亮将两只相同的气球在自己的头发上摩擦后,就可以让一只气球在另一只气球上方“跳舞”(如右图).对该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使两气球带了电 B.摩擦的方法使气球分子发生转移而带电 C.这种现象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 D.两气球因带了异种电荷而互相排斥 12.通常情况下,下列属于绝缘体的是(  ) A.人体 B.塑料尺 C.铜丝 D.铅笔芯 二、填空题 13.与丝绸摩擦后的玻璃棒带上了正电。将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验电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