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63921

第2课 鲁 迅

日期:2024-06-04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4次 大小:1264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课
  • cover
鲁迅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文学和艺术的关系,了解各种艺术的表现形式。   2.用各种美术手法表现鲁迅的作品,并尝试以课本剧的方法探索表现鲁迅的文学作品。   3.进一步了解鲁迅作品的精神及其人格魅力。 二、.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鲁迅生平事迹,学习鲁迅精神的内涵。了解鲁迅同中国现代版画艺术的关系。学会欣赏、评述版画的主要表现语言和手段,具备综合探索的能力,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 难点:学习鲁迅精神的内涵。分析欣赏鲁迅及其笔下的艺术形象的特征。培养、提高学生的探索、实践能力。 三、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欣赏评述。 (1)教师放映录象《鲁迅》,让学生感性认知鲁迅的形象。 (2)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让学生谈谈对鲁迅的感受和评价。 (3)引入本课的学习,在欣赏评述中归纳鲁迅的相貌特征与精神气质。学生在课前准备扮演的形象在这里进行展示。 2.加深理解,提升内容。 (1)出示课件,欣赏其他艺术家们创作的鲁迅形象,提问:这些作品中哪个最能体现鲁迅的精神与相貌特征?(提示:教师进行适当引导,用美术语言加以分析、理解。) (2)教师归纳各艺术形象特征,指出美术作品以特有的艺术魅力感染观众,突出表现形象的精神内涵,是美术作品的最高境界。 (3)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已展示的鲁迅形象及以前语文课中对鲁迅的描述,概括地谈一谈鲁迅的特征与气质。 (4)课件再次展示鲁迅形象,用图例解释表现鲁迅的各种艺术手法,进一步加强对鲁迅精神、气质的理解。 3.理解分析,学会评述。 (1)教师提问:鲁迅在其作品中塑造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人物形象,你能说说有哪些吗? (2)学生回答后,课件展示艺术形象。 请学生分小组具体介绍自己欣赏的艺术形象,并运用美术语言进行评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下节课的创作做好铺垫。 4.巩固新知,课外拓展。 (1)请学生归纳本课的知识点,回顾本课的内容,加深对鲁迅及其作品的了解。 (2)要求学生课外收集有关鲁迅的图片资料或制作幻灯片,也可以制作有关鲁迅的简报及撰写文稿,采用粘贴形式把有关鲁迅的图片及作品在学校画廊里举行一次展览。 (3)尝试临摹鲁迅或其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体会鲁迅的精神内涵。 鲁迅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文学和艺术的关系,了解各种艺术的表现形式。   2.用各种美术手法表现鲁迅的作品,并尝试以课本剧的方法探索表现鲁迅的文学作品。   3.进一步了解鲁迅作品的精神及其人格魅力。 二、.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鲁迅生平事迹,学习鲁迅精神的内涵。了解鲁迅同中国现代版画艺术的关系。学会欣赏、评述版画的主要表现语言和手段,具备综合探索的能力,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 难点:学习鲁迅精神的内涵。分析欣赏鲁迅及其笔下的艺术形象的特征。培养、提高学生的探索、实践能力。 三、教学过程 1.作业展示,复习旧知。 (1)学生展示介绍鲁迅的研究报告。选择一个比较好的小组报告做展示(用幻灯片的形式展示鲁迅的身平及内容等),并随后展示学生收集的各种相关鲁迅的艺术形象。 (2)学生再次阐述对鲁迅及其作品的理解,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 2.讲授新知,激发兴趣。 (1)课件展示鲁迅笔下作品,分析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学生根据教材回答:版画、漫画等。 (2)教师总结,指出鲁迅先生不仅是文学家,而在版画艺术上也有着很高的造诣,展示鲁迅为自己的书籍所做的木刻版画作品。 (3)出示鲁迅参与木刻讲习班、座谈会等活动的图片。说明鲁迅与新兴木刻运动的关系。 (4)提问:同学们是否也想尝试一下?激发学生的兴趣后,介绍木刻的过程。 3.深入刻画,激发创意。 (1)请学生说说课本上的鲁迅形象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并将自己感兴趣的形象模仿着画下来。 (2)教师总结,采用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