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65014

黑龙江省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9月月考试题(9科10份)

日期:2024-06-01 科目: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3次 大小:201035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黑龙江省,10份,9科,试题,月月,高三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 1 O -16 C -12 一、选择题(16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小题3分,共计48分) 4.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PH=1的硫酸溶液1 L , 则该硫酸溶液中氢离子数目为0.1NA B.常温下,14g C2H4和C3H6的混合气体中含有2NA个碳原子 C.2.3 g Na和足量的O2完全反应,在常温和燃烧时,转移电子数均为0.1NA D.1mol甲烷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4NA 5. 单质X能从盐的溶液中置换出单质Y,由此可知   A.当X、Y都是金属时,X一定比Y活泼 B.当X、Y都是非金属时,Y一定比X活泼   C.当X是金属时,Y一定是非金属 D.当X是非金属时,Y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下 6.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②具有固定熔沸点的物质③由相同种类和相同数目的原子组成的分子 ④某种元素的阳离子和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组成的物质 ⑤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氧化碳的物质 ⑥只含有一种分子的物质 A.②③⑥ B. ④⑤⑥ C. ①④ D.②⑥ 7.在浓盐酸中H3AsO3与Sn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nCl2+12Cl-+2H3AsO3+6H+=2As+3SnCl62-+6M 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组合是 ① 氧化剂是H3AsO3; ② 还原性:Cl->As;③ 每生成1molAs,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④ M为OH-;⑤ SnCl62-是氧化产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⑤ D.只有①③ 8.下列有关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室常用渗析的方法对胶体提纯. B。所有的胶体均能发生电泳 C.硅酸胶体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先有沉淀生成再看到沉淀溶解 D.由于土壤胶粒带负电,因此使用NH4+的肥效比NO3-高 9、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④⑤ 10. X、Y均为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B.ⅠA族金属元素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C.同种元素的原子均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中子数 D.ⅦA族元素的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11. Na2O2、Cl2、SO2等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2O2、Cl2、SO2依次属于电解质、单质、非电解质 B.标准状况下,1 mol Na2O2和22.4LSO2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NA C.相等等物质的量Cl2和SO2同时通入品红溶液,褪色更快 D.在Na2O2中阴阳离子的离子数目相同 12. Al、Fe、Cu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B.三者的单质放置在空气中均只生成氧化物 C.制备AlCl3、FeCl3、CuCl2均不能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 D.电解AlCl3、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时阴极上依次析出Cu、Fe、Al 1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 B.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 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 D.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 14.在过量的稀硫酸溶液中加入5.6 g Fe粉,待反应完全后,再加入50 mL0.5mol·L-1 KNO3溶液,恰好反应完全。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 FeSO4 + KNO3 + H2SO4= K2SO4 + Fe2(SO4)3+ NxOy + H2O”,则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还原产物是NO B.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C.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8e( D.化学方程式中按物质顺序的计量数是:8、2、5、1、4、1、5 15. 部分氧化的Fe—Cu合金样品(氧化产物为Fe2O3、CuO)共5.76g,经如下处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液A中的阳离子为Fe2+、Fe3+、H+ B.V=224 C.样品中CuO的质一定量为4.0g D.V=448 16. X、Y、Z、M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