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66602

华师大版历史第五册《第二次鸦片战争》课件

日期:2025-10-1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2次 大小:7356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华师大,历史,第五,第二次鸦片战争,课件
  • cover
课件24张PPT。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背景 1、根本原因:鸦片战争之后,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1)英国自1854年起就开始与清政府交涉,提出了中国全境开放、鸦片贸易合法化、外国公使常驻北京等要求,酝酿全面修改条约。清政府拒不接受。 (2)1856年,英、法、美三国再次要求“修约”,仍遭拒绝。 思考:1854年,清政府拒不接受英国于提出全面修改条约,为何英国当时不寻找借口对清政府发动战争? 2、直接原因:(1)1856年10月,英国利用“亚罗号事件”,蓄意制造事端,发动战争。(2)随后,法国也以“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出兵中国。1856年10月,广州水师扣押了挂着英国国旗的走私船亚罗号。英国要求释放船员并赔礼道歉。叶名琛释放船员,但没有赔礼道歉。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亚罗号事件)1856年马神甫事件1856年2月广西西林县知县张鸣凤根据村民控告,经调查核实后,把法国神甫马赖逮捕并处死。法国政府以此为借口派一支远征军并通告英国政府。 1857年英法联军攻占广州,扩大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过程 第一阶段: 1、1857年底,英法联军攻陷广州。 2、1858年春,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侵入天津城郊,京师震动。 3、1858年6月,清政府分别与英、法、俄、美四国签订《天津条约》。 (1)主要内容为:增开牛庄(后改营口)、汉口、九江、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 (2)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 (3)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自由航行; (4)外国公使驻京,并可在通商口岸设领事; 观察右图,并结合史实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危害及影响。 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5)赔偿英国白银400万两,法国200万两。条约签订后,英法联军退出天津。 思考:汉口、九江、南京等通商口岸位于哪一教地区?当时谁控制这一地区?你认为清政府同意“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自由航行”这一条款的目的是什么?第二阶段: 1、起因:1860年2月,英、法借口“换约”受阻,再次 增兵,扩大侵华战争。 2、1860年8月,英法联军攻占大沽、天津、北京。 3、侵略者纵火焚烧了中西合璧的皇家园林。 4、清政府被迫与英、法两国分别签订《北京条约》。 主要内容: a、《天津条约》完全有效; b、增开天津为商埠;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即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归入英属香港界内; c、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白银800万两。 1860年10月, 英法联军侵入 圆明园,大肆 抢劫之后, 随之烧毁了 圆明园。1859年6月,英法联军进攻 大沽口炮台,中国守军坚决 抗击。1860年8月大沽炮台陷落, 到处是中国士兵的尸体。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后的大沽炮台北塘炮台原是僧格林沁亲王率军驻守,曾给英法联军以沉重打击。这是1860年被迫放弃后的北塘炮台,英法联军从这里登陆。1860年9月的通州八里桥大战1860年10月24日,额尔金率联军攻入北京城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后的圆明园大水法和远瀛观残迹参与这一抢掠的法国将领孟斗班圆明园复原图1860年英法联军抢劫后的圆明园大水法废墟课后思考: 历史上圆明园被洗劫、焚毁说明什么? 如今遗失的圆明园国宝牛头、猴头、虎头等的回归又说明什么?1842年割占香港岛1860年割占九龙司 地方一区九龙大鹏湾深圳湾深圳河高岛蒲岛南丫岛大屿岛三、影响 1、《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二批不平等条约,进一步打开了中国的门户,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 2、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四、沙俄趁机掠夺中国领土 清政府先后签订了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1864年,俄国又逼迫清政府签订勘界议定书,即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沙俄强占了中国东北与西北144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 沙俄侵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