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687301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知识归纳梳理

日期:2024-05-2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学案 查看:88次 大小:134572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统编,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1《古诗三首》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和热爱,以及对热爱劳动的儿童的喜爱和赞美。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表达了诗人对儿童的喜爱之情。 《村晚》 【宋】雷震 抒发了诗人对农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 重点句 1.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也”字说明孩子们虽然年纪小,但像大人一样热爱劳动。朗读时,要带着对农村儿童的喜爱之情,语调要轻快。 (2)我的眼前仿佛浮现出这样的画面:顽皮可爱的小孩子们还不懂得耕田织布,也学着大人的样子在桑树下种瓜。我感受到了农村小孩子的天真可爱、热爱劳动。 2.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1)我的眼前仿佛浮现出这样的画面:清晨,孩子将夜间冻结在盆中的冰取出来,用彩线穿起来,提在手中当钲来敲。 (2)这两句诗中描写儿童动作的词语有“脱、穿”。两个动作细致地描写了儿童“弄冰”时小心谨慎的样子。 3.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1)这两句诗写景。两个“满”字,写出了水草丰美的景象;写远山落日,用“衔”和“浸”,形象地展现出落日挂在山头、倒影在水中的情形。绿草、碧水、青山、落日,色彩绚丽,写出了乡村景色的优美,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赞美与向往之情。 3.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我的眼前仿佛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小牧童横坐在牛背上,缓缓地朝家而去,手里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曲调。 (2)“横”字写出了牧童随意地横坐在牛背上的悠闲状态。“信口”将牧童随心所欲地吹笛的状态展现了出来。 4.对比阅读三首古诗,说说它们描写的内容有何异同。 相同点:都描写了古代乡村儿童的生活。第一首写童孙学种瓜,第二首写稚子弄冰,第三首写牧童横牛背、吹短笛。 不同点:儿童活动的环境不同。第一首是农忙时的村庄,第二首是寒冬时的村庄,第三首是夕阳西下的池塘边。 2《祖父的园子》 作者:萧红 选自:《呼兰河传》 代表作:《呼兰河传》 《生死场》 表达了作者对祖父深沉的爱与依恋,对童年园子中生活的深深怀念。 重点句 1.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比喻) 这里把蜜蜂比作小毛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蜜蜂“满身绒毛”“胖乎乎,圆滚滚”的样子,表现了作者对蜜蜂的喜爱之情。“嗡嗡地飞着”与“不动了”形成对比,一动一静,妙趣横生。 2.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比喻) 这句话将榆树的叶子比喻成蚌壳,形象地写出了叶子在阳光照耀下发出光亮的样子。 3.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瓜去了。黄瓜还没有吃完,我又看见一只大蜻蜓从旁边飞过,于是丢下黄瓜又去追蜻蜓了。 对“我”的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我”天真活泼、对什么都充满好奇的样子。在“我”的眼里,园子里的一切都是有趣的,“我”在园子里无拘无束,也从侧面体现了祖父对“我”的宠溺与关爱。 4.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排比、拟人) “睡醒”“逛”“说话”等词语将“花”“鸟”“虫子”等拟人化了,使所写之物更加形象、亲切,并且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充分说明园中的一切都是鲜活的,作者的心情也是快乐、自由的。 5.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拟人) 因为“我”在园子里是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所以“我”眼中的事物也都是自由快乐、不受拘束的。将“我”的感受投射在黄瓜上,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对自由生活的无比热爱和向往。 句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