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的基本技术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了解民族传统舞龙文化,理解“8”字舞龙动作知识概念,明确舞龙运动的健身功能。 技能目标: 通过学练,90%学生掌握原地“8”字舞龙动作技术,做到龙体运动轨迹圆顺、流畅,提高学生的上肢力量、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性,提高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创新与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舞龙的兴趣,陶冶爱国情操,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初二(3)班学生,共40人,男女各20人。该班学生各方面素质一般,比较安静,同学间能团结互助,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合作意识;他们好奇,好学,兴趣广泛,模仿能力强,有较强的求知欲。本教材为新生校本体育课程,具有一定得挑战性,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利用自制舞龙道具和使用真龙道具,更能深受学生的喜爱,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热情。 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8”字舞龙动作技术。 难点: 各把位协调跟进,龙体运动轨迹圆顺。 教学过程 【导入】 常规导入 体委整队、清点人数; 师生问好,明确本次课的内容、目标及注意事项。 【活动】 开始热身部分 通过“双龙夺珠”游戏及棍操等内容充分热身,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活动】 学习提高部分 ①观看展板图片,了解舞龙文化及我校龙狮特色项目。 通过展示图片和动作示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出教学内容,振奋民族精神,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及练习积极性。 ②持棍模仿练习。 教师讲解并示范,分解动作与完整动作相结合,建立学生正确的动作表象。 ③持棍依次舞“8”字龙练习,强调龙把舞动时立圆,各把位协调跟进。 ④分组制作简易龙道具,舞“8”字龙练习,发挥龙头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意识和实践能力,体验把位协调跟进动作。 ⑤持真龙道具,由慢到快,舞“8”字龙练习,在龙头的带领下,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让学生获得上、下肢活动的协调能力,发展力量和灵敏素质,培养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⑥舞“8”字龙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哪条龙舞得圆顺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自我表现能力。 ⑦舞“8”字龙比赛,规定时间内能舞几次“8”字龙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竞争意识。 ⑧“摆龙造型”比赛,学生组合成各式龙造型,师生一同评比,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合作竞争精神。 【活动】 恢复整理部分 通过“架龙”练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放松学生身心,并进行综合评价学生的上课状况,安排回收器材。 【活动】 教学效果预计 预计90%以上的学生能通过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开心地掌握原地“8”字舞龙动作,合作、创新、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预计最高心率:约150次/分钟;平均心率:约120—130次/分钟;练习密度:40%—45%。 【活动】 场地器材 足球场; 竹竿41把,布条41条,龙道具4条,展板,音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