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四课《做香囊,迎端午》 一、教材分析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节也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制作香囊;运用学生熟悉的废旧纸材以及绘制图文设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绘画和手工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具有初步的造型能力和折纸、裁剪的能力,上一节《美丽的丝巾》的教学中学生们已经熟练掌握折的一些方法,香囊的制作采用折叠和绘制结合的方式,学生可以轻松上手操作。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端午节,明确香囊设计、制作过程。 2.过程和方法:通过欣赏了解香囊的有关知识,掌握运用折叠和绘画法制作香囊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研究香囊作品,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意识,了解民间美术,产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兴趣,产生民族自豪感;感受我国传统的民俗文化和“非遗”文化中体现的创造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传统民间风俗端午节,并设计制作一个有寓意的粽子香囊,赠予自己、亲人或朋友,表达自己的祝福。 教学难点:设计具有时代特征和个人情感的图案。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香囊实物、艾叶菖蒲实物、可以吃的粽子、范作等。 学具:记号笔或者水彩笔,一条用废旧纸材做的有折痕的长条纸、双面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预计用时1分钟) 教师活动: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节日吗?有谁知道即将迎来的是什么节日呢? 学生活动:春节、中秋节、清明节、端午节。每年五月初五是端午。马上要过端午节啦! 教师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设计意图】谈话中国传统节日,了解传统节日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交流端午文化(预计用时3分钟) 教师活动:谁能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所了解的端午节是一个怎样的节日?可以简单概括地说一说。 学生活动: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报国无门而投江自尽的忠烈行为;端午节要包粽子吃粽子,挂艾草,孩子头上画王子,喝雄黄酒,挂香囊,赛龙舟…… 教师活动:你们对端午节的了解真多,看来在家都做足了功课,为了奖励大家,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哦,听一本有关端午的绘本故事,回味端午。面对这个节日你又有什么样的感想呢? 学生活动:端午和过大年一样热闹;端午节活动真多啊;端午节的活动都是希望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远离疾病,远离灾难…… 教师活动:人们用这么多的活动迎接端午,纳福祁神。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视频与实物了解端午的相关的风俗知识,感受古代人们对端午节的重视,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 (三)交流香囊文化(预计用时4分钟) 教师活动:端午节是一年当中阳气最旺的一天,天气变热,毒虫肆意滋生,所以人们要在那天除瘟避毒。古人是顺应自然,利用自然资源的高手,今天的我们站在古人的肩膀之上,又是如何过端午呢? 学生活动:我们继续包粽子,吃粽子,挂艾草和菖蒲,还买香囊送香囊,爸爸妈妈还给朋友亲人发短信送祝福。 教师活动:在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的时代,祝福大家平平安安也是我们每个人的心愿。今天的课堂,我们制作一个香囊,送于我最想送的人。出示课题《做香囊》 教师活动:欣赏礼盒中的香囊(同时PPT展示),看一看闻一闻想一想,古人为何要佩戴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