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五年级第一学期信息技术课 《当家学理财-表格的修改》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广州市信息技术教科书》小学第二册第二单元第 15 课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自动填充、对齐方式的设置、边框和字体格式的设置,以及行高、列宽的调整。本 课教学内容虽然操作方法简单,但却是 WPS 表格中经常需要用得到的操作方法,特别是“自动填充”功能,非常能体现表格计算的给人们学习工作带来的便利。 二、教学对象分析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 WPS 表格的建立、数据的输入与编辑技巧,并能建立简单的数据表。大部分学生都对 WPS 表格的学习很感兴趣,觉得这个软件很实用,应用范围广。因此,学生十分渴望再深入学习,掌握好 WPS 表格的使用,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加以应用。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使用"自动填充"功能填充数据。 会调整单元格的边框和字体格式、对齐方式。 会进行行高和列宽的调整以及行、列的增删。 能美化表格。 过程与方法 在任务驱动的实例表格调整过程中,掌握自动填充数据的方法。 通过表格的格式设置,掌握单元格、行、列的格式等表格修改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参与"当家学理财"活动,提升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 第 3 页 共 7 页 ) 教学重点:自动填充、对齐方式、行列的调整。教学难点:自动填充。 五、教学策略 本课以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与技能,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当家学理财"活动为主线,设置了"自动填充""修改表格""我是表格设计师"三个层层递进的任务。本课以范例对比的方式导入,以修改前和修改后的两张表格为导入,突出重复输入数据的问题,从而引出"自动填充"功能的必要性。然后再切入到表格的修改中来,并且在教学过程当中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总结的能力。为此本课设计了"创设情境———学习新知———小结评价———课后练习"四个环节。 六、教学媒体选择 (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景 同学们,上一节课,老师布置了一个课后作 业,请你做一个“家庭支出表”,你完成了吗? 老师这里有两个同学完成的作品: (演示) 请你来观察一下,你觉得这两个表格有什么 不同?哪一个更好一点呢? 对了,同学们都很会观察,发现了:这个 表格没有“标题”、没有“表格线”、感觉字比较 小、内容挤到一起了;这个表格加上了颜色,显 得更加清晰、美观。 其实,这个表格经过修改 就可以做成这个样子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表格的修改”。 观察,找出表格的异同 说一说两个表格有什么不同 通过对比, 直观地认识到表格经过修饰,会有 怎 样 的 效 果,激发学习表格修改 方法的兴趣 )1.多媒体电脑室 2. 教学广播软件 3.制作教学范例 4.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设计 学习新知 一、表格的自动填充 现在让我们一起开始学习今天的新内容 吧! 同学们请看这个表格: 这个表格中A 列和B 列都是重复或者有规律的,这个时候,在“WPS 表格”中可以使用 “自动填充”的功能让我们做得更快。 (示范操作)首先,选中单元 A2 到 A3, 移动光标到 A3 格右下角,鼠标变成“黑十字” 时拖动到单元格 A14。 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有同学问,为什么第一步要选两个单元格呢?选一个单元格可以吗?请看老师试一下, (示范操作)如果,我现在选中 A3,拖动“黑十字”,你看,下面会出现月份的序列,而这里我们是想重复出现“五月”。所以,选中“两个单元格”,作用是让电脑找到自动填充的规律,它会根据你所选的两个格子中的内容,去判断, 它要帮你做的是“复制”还是做出一个“序列”。 现在请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