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724684

第5课 多彩的童年——幻灯片切换效果的设置 教案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10-26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1次 大小:239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教案,5课,多彩的,童年,幻灯片,切换
  • cover
六年级—广州版—信息技术—第一单元—第 5 课 多彩的童年———幻灯片切换效果的设置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广州市小学信息技术教科书第三册第 5 课,主要的学习内容是幻灯片的切换效果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方式和幻灯片放映方式的设置。幻灯片切换效果的添加,使得演示文稿作品更加丰富,富有动感。换片方式的设置和 放映方式的设置,使得演示文稿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放映。 二、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为六年级学生,他们思维活跃,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强。经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 学生已经掌握了幻灯片的基本操作,能插入新幻灯片、图片、文本框、艺术字、音频和视频,已经基本上完成一个简单的数字作品的制作,需要进一步学习如何根据需要放映幻灯片。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会添加幻灯片的切换效果,会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方式。 会设置幻灯片的放映方式。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践探究、交流互学,体验“多彩童年”的演示文稿的制作过程,掌握灵活添加幻灯片切换效果方法,会 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幻灯片换片方式和放映方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实践探究中,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体验用幻灯片切换效果表达信息的形象、快捷、有效,提升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幻灯片切换效果的使用。教学难点:放映方式的合理使用。 五、教学策略 本课以“做中学”为指导思想,采用任务驱动法、范例教学法和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利用情境范例 引出问题,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完成任务,学习新知。本课以“多彩的童年”为活动主线,共设置了三个层 次的任务来开展教学。任务一是添加切换效果,学习一张幻灯片和多张幻灯片的切换效果的添加;任务二是设置幻 灯片的换片方式;任务三是设置放映方式,学习根据需要设置放映方式和放映方案;课后作业是综合练习运用本课 所学知识,合理设置幻灯片切换效果、换片方式,设置放映方案,让学生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运用于自己的演示 文稿作品的创作中。 本课设计了“创设情境———明确任务———探究学习———学以致用———总结提升”六个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 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到引导作用,鼓励学生通过教材自学,采用实践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 六、教学媒体 (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1. 创设情境:木棉仔做的演示文稿虽然能顺利播放,但换页时,显得单调乏味。石榴姐姐做的 演示文稿换页时,效果丰富,显得更生动有趣。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1. 思考、发现问题:幻灯片 切换的时候有效果,不是直接出现下一页,该怎么 设置? 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初步感知课题。 明确任务 给出幻灯片切换效果的含义:指在幻灯片放 映时从一张幻灯片移到下一张幻灯片的动画效果。 明确学习任务:为幻灯片添加切换效果。 聆听,了解幻灯片切换效 果的含义。 明确任务。 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探究学习 布置任务一:将第 3 张幻灯片的切换方式设置为“新闻快报”效果。 学法提示:观看微课。 聆听任务要求。 尝试上机操作,完成任 通过观看微课和上机探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 中积极探索新知识。 )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光盘。七、教学过程 ( 第 1 页 共 3 页 ) 务一。 3. 归纳操作方法。 幻灯片切换效果的添加和修改方法: 3. 一起归纳用法。 ①单击幻灯片 ②单击“切换”选项卡 ③选择合适的切换效果 4. 布置同步练习:给多页幻灯片设置不同/相同的切换效果。 4. 继续完成任务。 1. 布置任务二:将第 3 张幻灯片的切换方式设置成既可以通过单击鼠标切换,也可以“每隔 3 秒”自动切换到下一张幻灯片。 1. 聆听任务要求。 2. 学法提示:观看微课。 2. 尝试上机操作,完成任 务二。 3. 归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