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750309

5.3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课件 (43张)

日期:2024-06-03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1次 大小:1884020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课件,43张
  • cover
(课件网) 第三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第五章《环境与发展》 课程标准 1.以国家某项重大发展战略为例,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说明其地理背景。 2.结合实例,说明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意义。 3.运用资料,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了解我国主体功能区的类型。(区域认知) 2.结合实例,说明我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 3.结合实例,说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措施。(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目录 建设主体功能区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一 二 三 维护海洋权益 四 建设主体功能区 01 1、主体功能区的概念、理论依据和规划目的 2.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地理背景(原因) 3.我国主体功能区的划分(类型) 主体功能区 概念:一个区域可以同时具有多种功能,其中最主要,最核心的功能被称为主体功能。 松嫩平原 以提供农产品为主的功能区 辽中南地区 以提供工业品为主的功能区 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为主的功能区 主体功能 概念:一个区域可以同时具有多种功能,其中最主要,最核心的功能被称为主体功能。 理论依据:是在生态文明理念下提出的国土开发和保护重大战略。 目的:促使区域发展由盲目追求经济增长,转向依据主体功能因地制宜、有序开发。 确定区域主体功能时,会综合考虑土地适宜开发的程度、自然资源的丰富度、生态环境的脆弱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地理背景。 中国人均可利用土地资源 分级类型分布图 我国山地多,平原少,适宜开发的国土面积少(不到全国土地总面积的3%),这决定了我国必须集约利用土地,减少对土地的占用。 地理背景: 01 适宜开发的土地少 地理背景: 02 自然资源分布不均 人均可以利用的水资源量少,且不均匀,过度开发会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 地理背景: 03 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我国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 生态环境脆弱 不适宜大规模拓展面积以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 只能提高已开发域的空间利用效率 地理背景: 04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我国经济呈现多极化趋势,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区域;我国需要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主体功能区的划分 依据地理国情和国土开发状况。这里的“开发”特指大规模的工业化、城镇化建设 ①是农产品主产区,主要是要强化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考核,而不是对经济增长收入的考核。 ②是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主要是强化它对于生态功能的保护和对提供生态产品能力的考核。 主要是强化对自然文化资源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的考核。 主要是实行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水平优先的绩效考核评价。综合考核经济增长、吸纳人口、产业结构、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指标。 四大主体功能区绩效考核标准 对它的考核是强化对经济结构、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科技创新以及对外来人口、公共服务等指标的评价,以优化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考核。 优化开发区域 相关材料 ·1、光明科学城规划建设全面提速,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 与脑模拟等大科学装置加快建设,深圳湾实验室等高端创新 资源落户科学城 · 2、西丽湖国际科教城上升为部省市共建平台,初步形成高 水平实验室集群,其中鹏城实验室成立短短一年多时间就集聚了22位院士、1600多名科研人员,承担了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初步建成“云脑”“云网”等四大科学装置。 · 3、深入实施加快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七大工程”,前瞻布局5G、人工智能、4K/8K超高清视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产业,深圳获批建设国家人工智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