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755045

传染病防控主题班会(共24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班会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8次 大小:3537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传染病,防控,主题,班会,24张,PPT
  • cover
(课件网) 传染病防控安全教育 流行特点 (一)极易发生 学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地方,教室空间小、学生多,相互之间密切接触; 如果卫生设施不好,卫生制度不健全,不良卫生习惯,这就具备了传染病在学校里发生与流行的条件。 流行特点 (二)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 学校是社会一个特殊的组成人群。年龄构成从儿童、少年到青年。学生每天从四面八方,一家一户汇集到学校里来,又从学校分散到千家万户里去,传染源从社会的每个角落进入学校,又从每个学校分散到每个家庭和社会上各个角落,所以说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 流行特点 (三)学校和托幼机构极易造成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 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是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缺一不可。而流行的强度大小则取决于传染源的多少,易感者的密度,传播途径实现机率大小和病原微生物致病力的强弱。学校易感者密度高,传染源又容易进入学校;传染机制极易实现。所以学校极易造成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 流行特点 (四)季节性 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多发;夏秋季则以肠道传染病为主。除此以外,学校传染病的发生还与学校寒暑假及开学有密切关系。 1、呼吸道传染病: 肺结核、流感、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2、肠道传染病:霍乱、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甲肝、戌肝、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等。 3、其它: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食物中毒、水污染事件、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主要症状: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易感人群: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 预防措施: 1、接种流感疫苗已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 2、勤洗手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3、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4、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亦称“痄腮”,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主要症状: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等。整个病程约7--12天。 易感人群:多见于5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预防措施:1、 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2、 接种腮腺炎疫苗。3、 注意室内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保证儿童睡眠充足。4、患厌食症者易早治疗以增强自身免疫力。5、 可服中药板蓝根冲剂,连服三天。 急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 主要症状:眼红、结膜分泌物多、怕光、流泪,会有眼屎太多而睁不开眼。严重时,甚至耳朵前面的淋巴腺偶会肿大、喉咙发炎、发烧等现象。也有人在数日后症状转剧,结膜浮肿,偶耳会造成出血现象。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染。往往通过接触病人眼分泌物或泪水沾过的物件(如毛巾、手帕、脸盆、水等),与红眼病人握手或用脏手揉擦眼睛等,都会被传染,最终造成红眼病的流行。 夏秋季节,因天气炎热,细菌容易生长繁殖,非常容易造成大流行。既然我们知道红眼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就完全可以预防和防止流行。 1、如果发现红眼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