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75960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 每课知识点 归纳总复习【全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57次 大小:2283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人教,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每课
  • cover
1.文言文两则:《学弈》《两小儿辩日》 ?编排文言文的意图:人教版小语实验教材本来可以多编排一些文言文的,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小学阶段没有提文言文的学习。文言文的学习是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提出的,为了使小学和初中的学习内容衔接更紧密,人教版教材在第三学段就开始安排简短、浅易的文言文。从五年级下册的《杨氏之子》,到六年级上册的《伯牙绝弦》,再到六年级下册的《学弈》和《两小儿辩日》,学生在小学阶段一共可以接触到4篇文言文。这样,学生可以对文言文的样式和学习方法有一点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为初中学习文言文奠定一定基础。七年级上册教材安排了3篇文言文,篇幅也比小学阶段的要长一些。不过,有了小学的基础,学生对初中的文言文学习不会感到陌生和困难。 ?台湾小学语文课本文言文比例:40%、50%、60%。(待核实)台湾新党主席谢启大说过一句话:“陈水扁搞‘去中国化’你们不用担心,因为台湾的中华文化底蕴太深了,他去不掉。我认为海峡两岸统一,最重要的是大陆不要去中国化。”近几年跟台湾、香港语文界同仁接触较多, ??课程标准修订后的教材增加文言文、古诗词的比例。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小学阶段的文言文学习要达到什么目标? ———课程标准的阐述:在总目标里面———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这个要求是包含了对初中文言文学习的要求的,所以小学阶段的要求应该比之更低一些。 ▲处理好朗读和理解的关系。朗读基本的要求:正确、通顺、流利;(课后思考练习题没有提有感情朗读),所以我们正确把握对小学生学习文言文朗读的要求,并注重积累:背诵。 指导学生朗读可采取如下步骤: 第一,教师首先要范读课文,提示学生如何断句、停顿。 第二,指导学生读通顺。指导文言文的朗读方法:一要把朗读的速度放慢,二要停顿得当,三要读出不同句式的语气。如《学弈》中的“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正确停顿是“思/援弓缴/而射之”;“为是其智弗若与?”要读出反问的语气;“曰:非然也”应该读出肯定的语气。 第三,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熟读,最后达到背诵。 ?至于在理解方面,大体理解词句的意思即可。学生要能做到在老师的帮助下,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并且有一点自己的感悟。如,《两小儿辩日》中,两小儿喜欢探索,精神可嘉;两小儿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结果就不一样;孔子能正确地对待小儿提出的问题,不知为不知,实事求是。 对文中蕴涵道理的讨论适可而止;像《两小儿》中的道理,可以讨论,但是不要展开,这个问题太复杂了,即使讲得清楚,也不是小学生所能够理解的。 一则精讲,另一则适度放手自学。第一篇《学弈》文字较难,老师可以多扶一些,第二篇则可以放一些。 关于“孰为汝多知乎”中“为”字读音问题。 一说“为”读“wéi”,“以为,认为”的意思;一说“为”读“wèi”,与“谓”字通用,“说”的意思。建议用第二种意见:“为”读“wèi”,与“谓”字通用,“说”的意思。 2.《匆匆》 ? ????写作背景不必过多交代,可以适当给学生简单介绍一下朱自清,使学生多一点关注文学、关注文学家的意识。 ???声情并茂的“读”、熟读成诵比分析更重要/背诵积累。 ???文章表达对时光匆匆的无奈和惋惜,哪些描写给你的印象最深?重在让学生知道珍惜时间。 ???不要单纯把修辞手法作为语文知识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判别各种修辞手法,而应该把重点放在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上,让学生在比较中感受到这句话用用这种修辞好在哪里?如果没有这些修辞的运用,表达效果又是怎么样的? ???试着让学生像作家一样思考:如果你来写一篇要珍惜时间的文章,你会怎么写?试着仿照课文中的写法写句子。 ?3.《桃花心木》 ?重点是学习文章中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可回忆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月是故乡明”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