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76072

人民版必修3专题一第二节“儒学的兴起”教学课件

日期:2024-05-1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2次 大小:70453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人民,必修,专题,第二,儒学的兴起,教学课件
  • cover
课件23张PPT。“儒学的兴起”人民版必修3专题一第二节作者:宝鸡中学  华飞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代思想的大一统教师总结: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早在距今2500年以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就产生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但我们也知道,这一学术繁荣局面的出现,是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并逐渐确立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经济上广泛使用铁器、牛耕,生产力迅速发展;政治上战争不断、礼坏乐崩,周王室政权衰落,社会处于动荡。新的社会问题使人们针对性的提出不同见解,再加上诸侯国争用客卿、礼贤下士,文化氛围宽松,因此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活跃局面。但随着秦汉时期政治上大一统的形成,为了政治大一统的需要,在文化方面也表现了“大一统”的现象。这一文化“大一统”的出现,可以说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的,同时也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儒家从战国到西汉初期经历了哪几个发展过程?战国:蔚然大宗 秦朝:遭到打击西汉:逐渐复苏春秋:应运而生一、从“无为”到“有为”1、“无为而治” 背景 (1)秦末战争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2)目的: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 表现 ① 减轻田租 ② 释放奴婢为庶人 ③ 士兵回家,授予田宅,免除一定赋税和徭役 影响 ① 恢复和增强了汉朝的经济实力 ② 安定了人民生活,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2、 “有为而治” 背景: (1)西汉存在的社会危机 ① 边境不宁(匈奴) ② 诸侯国势力膨胀 ③ 土地兼并严重 (2)目的: ① 加强君权和中央集权 ② 维护国家统一威胁国家统一 和中央集权威胁君权和中央集权阶级矛盾尖锐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中仅仅继承了儒家思想吗?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主要内容有哪些?教师总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本课的重点内容,通过我们对其提出的背景、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影响的分析,我们了解到,在这一儒学主导地位确立的过程中,著名儒学大师董仲舒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推行一套以确立儒学独尊地位为核心的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论,建议皇帝倡导学术,推行教化,养士求贤,政策上要适时“更化”;他提出,应当禁绝与儒学相异的学术,使文化的一统与政治的一统相一致,汉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完成了罢黜百家、提升儒学地位的文化体制与文化政策的转变。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出台,一方面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另一方面随着儒学地位的上升,汉王朝加强对文化教育的重视,促进了历史文化的发展。历史地位:是汉代儒家代表人物。 思想特点:糅合了道家、阴阳五行家、法家的思想 历史贡献: ① 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 ② 是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之一。 1、董仲舒著作:《春秋繁露》。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2、董仲舒的思想主张(为封建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1)“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 “天人感应”学说(新儒学的基础): “天人合一”“君权神授”(3) “三纲五常”忠孝思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礼、义、仁、智、信。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加强君权的需要为人处世标准积 极消 极1、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稳定与发展2、有利于以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的发展,为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起到了关键性作用3、有利于社会道德建设和社会稳定3、唯心主义成分多 4、神学迷信色彩浓1、扼杀不同流派的思想,不利于学术发展2、宣扬的纲常伦理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带有明显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3、如何评价汉代新儒学(独尊儒术)?汉代熹平石经五经书影上述三幅图片说明了什么现象?三、儒学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