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自转与公转》知识点整理 第17课《白天与黑夜》 1.每天太阳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出现。 2.昼夜交替现象是由地球自转形成的。 3.我们在进行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时,把手电筒的光当作太阳光,把地球仪当作地球。 3.地球始终不停地绕着一根假想的轴转动,这根假想的轴叫地轴。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叫自转,约24小时自转一周。 4.1851年,法国物理学家傅科做了著名的傅科摆实验。他做了一个巨大的单摆一摆长有67米,摆锤重28千克。根据单摆的摆动规律,单摆的摆动平面在空间中的位置是不变的。而当这个巨大的摆摆动一段时间后,摆锤的摆动方向明显偏离了原来的摆动方向,这证明了地球本身在转动。 5.【实验名称】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手电筒、地球仪、小粘贴等 【实验方法】 (1)在地球仪上找到自己家乡的位置作为研究位置,并做好标记。 (2)把手电筒的光当作太阳光,把地球仪当作地球。为了达到较好的实验效果,应采用关闭照明灯光、使用遮光窗帘等方式,尽可能创设较为黑暗的实验环境。 (3)把手电筒放置于与地球仪球心的相同高度位置,打开开关,水平照射地球仪,模拟出白天和黑夜,并判断标记点位置的昼夜情况。 【实验现象】地球自转时,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 【实验结论】昼夜交替现象是由地球自转形成的。 6.我们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用地球仪模拟“地球”,这种实验方法叫做模拟实验。 7.每天的白天和黑夜时间是否一样长? 答:夏天,太阳照在北回归线上,北半球光照时间长,白天就长,黑夜也就相对短了;冬天,太阳照在南回归线上,南半球白天长,黑夜短。 8.我们北半球夏至日白天时间最长,冬至日白天时间最短。 9.我们坐在行驶的列车上,看到路边的树向后“跑”,说明列车在向前行驶。这说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怎样的? 答:地球自转和看到太阳的运动方向东升西落相反,是自西向东运动的。 第18课《四季更替》 1.“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说明一年四季各不相同。 2.我知道的证明地球公转的现象: 答:星座逐日西移,说明地球是自西向东运行;星座一年后回到原来的位置,说明地球的公转周期约为一年;北极星位置基本不变,说明地球公转时,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 3.地球绕着太阳自西向东公转。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这称为地球的公转周期。 4.四季更替的现象是怎样形成的? 答:地球公转时由于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因此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不完全相同,导致冷热有差别,就形成的春、夏、秋、冬四季。 5.如果地轴不是倾斜的,还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吗? 答:如果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垂直,太阳一年中照射到地球同一个地点的角度就不会改变,也不会出现四季更替现象,全球每一个地方的温度会常年不变。 如果地轴与轨道平面平行,地轴的指向就不会变,那么地球上每个地方都会出现太阳直射和极昼极夜现象,全球就会出现四季更加分明的情况。 6.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根据农时将一年进行的节令划分,属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7.搜集我国有关节气的谚语: 答:(1)秋分有雨来年丰。 (1)小寒寒,惊蛰暖。 (2)惊蛰吹起土,倒冷四十五。 (3)谷雨雪断霜未断,杂粮播种莫迟延。 8.【实验名称】四季更替的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地球仪、电灯等 【实验步骤】 (1)在桌子上画一个圆代表地球公转轨道,圆周上标记A、B、C、D4个点,分别代表春分点、夏至点、秋分点、冬至点,4个点上分别放置一个地球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