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791059

第五章 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 复习 学案(含答案)

日期:2024-06-0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78次 大小:119309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第五,地球上,植被,土壤,复习,学案
  • cover
第一册第五章 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 班级: 姓名: 一、基础知识复习 1.植被类型 (1)     植被:有森林、草原、 、苔原、 、 等。 (2)     植被:主要指各种 、人工林、人工草场、 等。 说明:环境条件优越的地方,群落结构 ,组成群落的高等植物种类 。 2.森林: (1)分布:一般分布于    和半湿润地区。 (2)类型:        、热带季雨林、 、 、         、亚寒带针叶林等。 (3)热带雨林是世界上发育最繁茂的植被类型,植物种类丰富,      复杂。全年呈 色,无明显的 变化。上层乔木树干 ,树基常有 ,老干上有 现象。木质 植物和附生植物发达,林中常有 植物附生。 (4)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终年 ,乔木多 叶片,大部分植物的花期集中在 ,秋季陆续进入 。(亚热带季风气候) (5)温带落叶阔叶林的乔木一般具有 的叶片,夏季盛叶,秋季叶色转黄而 ,冬季完全无叶,以减少水分及能量流失。(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6)亚热带常绿硬叶,只有乔木和灌木,结构简单,耐 强,有厚的革质硬叶,较矮,树干粗壮,树皮木栓层发达 。(地中海气候) (7)亚寒带针叶林又称 ,主要由耐寒的针叶乔木组成,以 类植物为主,往往是由单一树种构成的纯林,群落结构 ,外貌非常特殊。树叶为 ,以 。 3.草原: (1)分布:一般分布于   、半干旱的内陆地区。 (2)类型:分为      、温带草原等。 (3)热带草原:以     植物为主,星散分布着旱生乔木、     的植被。 (4)温带草原: 生 本植物群落,通常以      植物占优势,植物普遍存在旱生结构,如叶面积 、叶片 等。 说明:热带草原植物的生长变化主要原因是水,温带草原地区因为冬季比较冷,植物生长的变化主要是因为热量。 4.荒漠(注意区别荒漠与沙漠) (1)分布:一般分布于     地区。 (2)类型:可分为      、温带荒漠等。 (3)特点:植被 ,地表大面积裸露,植被种类贫乏,群落结构     。有的叶面积缩小或退化,呈鳞片状或为剌,以 ;有的茎叶覆盖白色茸毛,以 ;有的长有肉质茎叶,以 ;大多有发达的根系,以便从土壤的深处或广大面积的土壤中吸取 。 5.大尺度上的植被分布 (1)影响因素:在大尺度上,植被的分布主要决定于      ,特别是其中的     和水分条件,以及两者的组合状况。 (2)分布 ①由于太阳辐射从赤道到两极 的规律,因而形成了不同的 带,受气候的影响,植被形成    状分布。 ②在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受      影响(说明,这个水分条件应该是越来越少的趋势),植被分布依次是     、草原、     。 6.中尺度上的植被分布 受 的影响,植被随海拔升高而发生变化,出现      现象。 说明:从上文来看,有三种分异现象: 从赤道到两极(因为热量的不同)分异,也称之为纬度分异规律。此分异主要体现南北变化 (随纬度变化),东西延伸(沿纬线延伸)。 从沿海到内陆的分异(因为水分的不同),也称之为干湿度或经度分异规律;此分异主要体现东西变化 (随经度变化),南北延伸(沿经线延伸)。在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差异最明显。 山地垂直分异(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不同)。此分异主要体现上下变化 (高低变化),水平延伸(沿等高线延伸)。 7.植被破坏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8.成土因素:成土母质 风化作用使岩石 ,形成结构疏松的风化物。这些风化物逐步发育成土壤,故称风化物为     。成土母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的物理和     性质。成土母质是土壤的 状态,其粒度与土壤粗细呈 相关,是植物矿物养分(除氮外)的最初     。 9.成土因素:气候 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      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有机质的分解速率会    。   和风对土壤形成也有重要影响。土壤有机质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