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79916

六年级上册第25课《.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案

日期:2024-06-2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4次 大小:1597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六年级,上册,25课,.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案
  • cover
教学内容 25、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课时安排 1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知道读报的好处以及如何读报。 2、懂得为什么要养成读报的好习惯以及怎样才能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重点)学习读报的方法。(难点) 教学资源 1.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ppt,视频)。2.上课环境为多媒体电视屏幕。 预习设计 1.初读课文,解决生字生词问题。2.划出文章中你认为重要的词语(课后题目中的词语在必划之列),查字典弄明白含义,并分别造一个句子。3.给文章列出详细的提纲,并图示段落之间关系,每段不超过一句话。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5.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 导学策略 课 堂 调 整 一课时一、自学课文。1、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二、整体感知1、了解结构。  第一段(1――3自然段):每天读报的好处。  第二段(4――5自然段):怎样读报〉  第三段(6――7自然段):读报的收益。2、理解重点句子:1)原来读报读得着迷了,把锅里煮的佳肴忘到九霄云外,鸡鸭鱼肉变成了一堆黑炭。  写出了读报入迷的程度,也说明报纸作为人的一种精神需求,有时会超出人对物质的需求。2)这样,报纸就天天有新内容,每天都会给你新的感受,新的启示。  这里连用了三个“新”字,第一个“新”表示报纸的时效快,紧跟时代和社会,后两个“新”说明人们不断地通过报纸了解社会,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三、小组交流1、大家交流读报的好处以及收益。2、了解课文的写作特色 1)、全文用了不少问句,比如:“报纸竟有这么大的魔力吗?”“报纸上有什么东西这样令人着迷?”等,这些放在自然段的开头的问句,揭示了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也提醒了读者对这一问题的注意。 2)、篇末点题。3、最后一个自然段总结全文,发出号召,点明写作本文的用意。四、指导解惑。像这样的阅读教材,传统的教学,是学生被动、单一、接受的学习过程,是教师向学生灌输和填充的教学过程,把学生当做一个个可以装许多知识的瓶子,通过反复操练即可掌握技巧的人,而完全忽视和抹煞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无法形成健康的个性,更不要说形成末来社会所必需的各种能力。而现代阅读教学应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组织、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采用的就是这样一种合作探究的方式,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附:阅读材料一、报题阅读法  报纸的文章标题,等于报纸的眼睛。阅读报纸的题目,往往能较快地了解作者、编辑的意图,明确文章要表达的内容。浏览标题后,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有选择地读一部分。读报先读题,是一种节省时间的方法,值得提倡。二、粗读、细读结合法  粗读,即浏览,主要是扩大知识面,捕捉需要精读的文章。细读,就是精读,对一些重要的阅读材料,应该逐字逐句琢磨,逐段逐节咀嚼,仔细地了解它的内容、思路等。这样点面结合,即省时且效果好。三、剪贴法  剪报的范围可根据自己学习、生活的需要和个人兴趣而定。剪下后,要注明报纸的名称和日期。贴报有几种方式。如剪后放在纸盒内。到一定阶段,再分门别类地贴在旧练习本或旧杂志上。也可边剪边贴,手边准备一些十六开的白纸,剪下就贴在纸上,每张纸贴一篇,日后分门别类装订,另编目录。报纸剪贴后,要常常翻阅整理。四、资料摘录法  有些文章的片断、精彩语句、出色的标题,一些有用的事实、数据等,因其比较短小,不一定剪下,可抄在笔记本或卡片上。摘录时要注明出处,以便日后查对。五、读写结合法  读报后,写些读后感,对报纸写点书面意见,模仿报上的文章练习写作,给报社投稿,都是读报写作相结合的有效形式。读报时,注意积累词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