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850659

【课件】第四单元 单元活动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共33张PPT)

日期:2024-06-05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265533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单元,必修,PPT,33张,一册,教版
  • cover
(课件网) 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课程标准 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探究有关自然地理的问题。 素养目标 1.了解“3S”技术的概念。 2.掌握“3S”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单元活动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一、遥感及其应用 1.概念:利用装在航空器或航天器的光学仪器或电子仪器,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感知的地理信息技术。简言之,遥感包括信息的 、传输、 、 、分析和 。 2.特点:探测范围 、获取资料 、受地面条件限制 、获取信息量 等。 3.应用:资源评估、环境监测、 。 获取 接收 处理 应用 大 快 少 大 灾害预警 课前预习 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1.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1)组成:由卫星群组成,保证在任意时刻能同时观测到 颗卫星。 (2)功能:获取观测点的 和高程,实现 、 、 等。 (3)优点: 、高效率和低成本。 (4)应用:大地测量、地面监测、 等。 2.地理信息系统 (1)概念:是对地理分布数据进行 、储存、 、运算、 、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2)应用:经济、社会、环境和生态的 、 和管理等。 四 经纬度 导航 定位 授时 高精度 交通导航 采集 管理 分析 规划 决策 三、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监测滑坡 1.监测地点:三峡库区的湖北省秭归县。 2.监测方法:在 和建筑物上设置多个卫星定位 进行数据采集,采集的数据实时传输至 分析系统,一但变量超过预警 ,系统将实时预警。 3.意义:为研究滑坡 、变形机制和 等提供数据,通过监测预警的 为及时处置 提供技术保障。 滑坡体 监测桩 位移 阈值 变形特征 危害程度 实时性 滑坡险情 [特别提醒] 遥感侧重于灾害信息数据的获取,卫星定位系统侧重于精确的定位,地理信息系统侧重于对灾害信息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从而为防灾减灾措施的制定提供准确科学的依据。 一、遥感技术与减灾 特点 “广、大、快、好、强”———观测范围广、信息获取量大、获取速度快、实时性好和动态性强 用途 灾害前兆预测 遥感可及时观测到灾害前的异常和特殊现象,并发出警报 灾害跟踪监视 如台风发生后可随时跟踪,并向受灾地区发出警报 帮助救灾 灾害发生后,陆地通信往往遭到破坏而影响救灾行动。遥感可帮助识别重灾区和能通往灾区的路线,从而决定救灾的轻重缓急 建立灾害模型 通过灾害模型,遥感技术能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灾害现象 应用 实时监测洪涝、台风等灾害的形成过程,进行准确预报、预警;能够快速识别地震等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影响范围,并对灾情统计、灾害救援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问题探究 知识拓展 传感器运载工具的飞行高度对遥感探测的范围、速度、周期、分辨率等影响很大,一般来说,运载工具飞得越高,探测的范围越大,获得资料的速度越快、周期越短,对地物的分辨率越低,否则相反。 例1 监测火山灰的扩散面积和浓度变化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  ) A.遥感技术 B.卫星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解析:遥感技术是利用飞机、卫星等对地物进行观测,能快速及时地监测火山灰的扩散面积和浓度的变化。选A。 答案:A 例2 热红外遥感影像亮度可反映地物表面温度,地物的表面温度越高,在影像中就越亮。晴天正午时刻,下列地物在同一幅热红外遥感影像中最亮的是(  ) A.公路 B.菜园 C.鱼塘 D.果园 解析:题干中说明了热红外遥感影像亮度与地物表面温度的关系:温度高→亮度大。因此晴天正午时刻,选项所列温度最高的地物最亮。公路的热容量最小,升温最快。 答案:A  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与减灾 例 读“‘北斗’定位系统示意图”,完成(1)~(2)题。 (1)下列不属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成部分的是(  ) ①信号接收机 ②北斗卫星 ③传感器 ④车载移动电话 A.①② B.①③ C.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