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达标测试题光(含答案)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彩虹的光环最外侧的颜色是( )。 A.红色 B.紫色 C.不好确定 2.下列成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坐井观天 B.一叶障目,不见秦山 C.杯弓蛇影 3.小孔成像是( )。 A.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B.缩小的倒立实像 4.雨后彩虹的形成,小雨滴起到了( )的作用。 A.三棱镜 B.平面镜 C.凸面镜 5.某同学想看到自己脑后的头发,他需要( )面镜子。 A.1 B.3 C.2 6.人们喜欢穿各种颜色的衣服,从科学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深色衣服容易吸热,适合冬季穿 B.浅色衣服容易吸热,适合夏天穿 C.白色衣服能吸收所有颜色的光,升温快 7.下列成语不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猴子捞月 B.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C.小孔成像 8.小孔成像是( )。 A.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B.缩小的倒立实像 9.下列成语不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猴子捞月 B.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C.小孔成像 10.小孔成像是( )。 A.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B.缩小的倒立实像 二、填空题 11.能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 ),光具有( )。 12.小孔成像实验证明了光是( )传播的。 13.潜望镜的制作原理是利用了光的_____。 14.光在空气中是沿( )向( )传播的。 15.雨后,空气中悬浮着很多( ),它们会像( ) 一样把阳光分散成7种颜色的光,形成彩虹。自然界中形成彩虹的两个条件是( )和( )。 16.光从空气射向镜面时,会发生光的( )现象,传播方向( ),有一部分光被( )到空气中。 17.大树在地面形成的影子是因为( ) 的原理。树在河里形成的倒影是由于( )的原理。 三、判断题 18.潜望镜内的两个镜片必须是平行的。( ) 19.光只有照射到镜面上才能被反射。( ) 20.使用两面镜子可以看到自己的后脑勺。( ) 21.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 22.任何一种白光都是由七种色光合成的。( ) 四、简答题 23.哪些地方用到了潜望镜?(请举3例) 24.光的反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至少举3例) 五、综合题 25.画出潜望镜中的平面镜。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详解】 彩虹是下雨时天空中悬浮着很多小水滴,它们会像三棱镜一样,将阳光分散成七种色光而形成的即红、橙、黄、绿、蓝、靛、紫。彩虹的光环最外侧的颜色是红色。 2.C 【解析】 【详解】 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潜望镜。杯弓蛇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3.B 【解析】 【详解】 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人类最早记载光的直线传播的,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墨翟。光在同一种均匀的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墨经》中记载的“小孔成像”活动就很好地证明了光沿直线传播。小孔成的像是缩小的倒立实像。 4.A 【解析】 【详解】 18世纪,牛顿曾用三棱镜分解阳光,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谱,又用牛顿盘合成白色光。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雨后彩虹的形成,小雨滴起到了三棱镜的作用。 5.C 【解析】 【详解】 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某同学想看到自己脑后的头发,利用光的反射,他需要2面镜子,所以C符合题意。 6.A 【解析】 【详解】 物体的吸热能力与物体的颜色有关,颜色越深,吸热能力越强。在阳光下,深颜色的衣服比浅颜色的衣服吸热能力强,所以穿深色衣服热,这就是夏天人们衣物多是浅色的原因。A说法正确;B说法错误。白色衣服能反射所有颜色的光,升温最快,C错误。 7.C 【解析】 【详解】 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