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876806

岭南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 课 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

日期:2024-05-18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5次 大小:1831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岭南,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中国
  • cover
“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教学设计 教材:义务教育教科书 岭南美术-出卷网- 五年级下册 教学时间:40分钟 教学目标:1、感知中国美术作品中表现人物情感的艺术手法和艺术表现的形式美。 2、了解本课中中国美术作品的相关历史知识。 3、体会美术作品带来的艺术魅力,感受到人生的喜怒哀乐。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思想品德,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感受艺术品的情感力量。 重点:从画家的绘画技巧表现人物造型、动态、表情,理解人物的真实情感,再结合历史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难点: 如何解决作品的丰富内涵(历史、文化、艺术手法)与学生的生活阅历及审美经验的差距。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中国美术作品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千百年来,艺术家们通过无数优秀的作品表达了人类的丰富情感,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人生的喜怒哀乐。让我们先看看中国的艺术家是怎样通过美术语言来表达人物情感的。 播放一段《1942》片段。学生谈谈观影的感受。 (二)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流民图》,请学生谈谈作品中对人物的感受。 师:幻灯片出示蒋兆和的《流民图》,从作者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等方面重点欣赏这幅巨卷。 作者介绍:蒋兆和(1904-1986),现代中国画家,青年时从事进步文艺创作,积极宣传抗战,新中国成立后从事美术教育工作。蒋兆和擅长水墨人物画,作品融中西绘画技法于一体,所画人物造型严瑾、线条简练有力。 作品的时代背景:1943年,在北平太庙首次展出,几小时之后,遭日本宪兵队禁展; 1944年初夏,在上海法租界展出后以借阅为名遭变相没收,几年没有下落; 1953年,在上海发现,已霉烂不堪,仅存半卷; 1956年,编入日本版《世界美术全集》; 1957年,在前苏联展出,引起轰动; 1967年,被批判,并险些被销毁; 1979年9月,中央美术学院领导小组做出结论,肯定为“一幅现实主义的爱国主义的作品”; 1981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 1991年,雕刻在蒋兆和的故乡四川泸州玉蟾山上; 1994年5月,残卷及复制的后半卷同时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1995年,蒋兆和的弟子姚有多、马振声等五人完成《流民图》复制品全卷,并在中国北京与日本展出; 1998年,原作捐献给中国北京美术馆。 现藏中国美术馆的《流民图》仅是原作的上半卷,画面50余位人物,儿童形象近半,其余多为老人和妇女。而作者正是通过这些幼童的天真不知愁滋味、老人和妇女愁苦无助的形象,使作品增添了悲剧意识和人性在遭受蹂躏过程中的沉重感,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表达出一个有良知的艺术家同情大众、反对侵略的正义心声。蒋兆和曾表示:“我因为这个时代的洪流,冲进了人们心房中的痛苦,让我感觉到人生的悲哀,又让我兴奋到这个时代的伟大,一切的一切,使我不能忽视这个时代的造就,更不能抛弃时代给与大众的创伤。 【设计意图:通过对作品的欣赏,重点介绍作品的不同人物表情,学生通过读图研究活动,关注学习目标与问题意识。】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我们中国画中表现人物情感的作品,现在我们再来欣赏另一个类型的作品。这个是东汉时期的一个陶塑作品———《说唱俑》。经常在茶楼里看到一些艺人在表演啊,在唱戏啊,在给别人说书啊……其实这个说唱俑就是这样的人物,一个说唱艺人,这时民间的一个说唱艺人。 师:请学生观察艺术家说唱俑的造型特点。 教师小结:古代艺术家截取说唱艺人最精彩的说唱举动,利用形体夸张及人物面部表情变化来突出艺术形象,看似头大身小,躯体粗短,身材比例失调,但恰恰如此,其丰富的说唱内容醉人的表演形式,及演艺成功者的自然流露,被刻划的惟妙惟肖,恰到好处。 说唱俑的历史背景:两汉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强盛时期。从而出现以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